问答题 分析下面的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2011年6月7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的45名学生没有一人踏进高考考场。舆论一片哗然。以下是甲、乙二人针对高考是否有必要存在而展开的辩论。
甲:中国的教育制度太落后了,高考早该取消了。这45名学生敢于用罢考去向传统落后的教育制度宣战,用行动向高考说再见,这可真谓是中国教学史上的一场革命啊。
乙:落后不表示就没存在的必要。我们需要的是不断改革和完善我们的教育制度,况且高考的改革也一直在进行中,只是不尽完善而已。另外,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是真理。这45名学生的罢考只是个例,毕竟高考对考核和评估一个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综合能力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相比的。
甲:你这个观念不对。范进中举结果疯了,我们这些从高考制度下走过来的人,有许多人不时还做着高考的噩梦!中国的教育制度从来换汤不换药,就算一直在改革,但从来没有改变高考和旧时科举的同一性质。
乙:古有范进中举,今还有大龄考生呢,这又作何解释?倘若高考不合理,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锲而不舍地参加高考,甚至是八旬老翁?
甲:我们应该倡导科学。你要看到一个现象:中国的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都是书呆子,只会仰天哇哇哇,一到实践就犯傻。高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带来的是更多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书呆子!这种高考是“伪科学”,早该取消了。
乙:高考存在了这么多年,那么多国家的优秀人才,像朱镕基、柳传志、冯仑等,哪个不是通过高考筛选出来的人才?没有高考,能发现这些是人才吗?既然高考的作用无可替代,那又怎么不科学呢?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
高考该不该取消?

上文中甲、乙二人就高考是否该取消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但彼此的论证过程却存在多处逻辑错误,难以令人信服。
首先,甲认为高考制度落后就应该取消高考,这一论断未免过于偏激。正如乙所言,落后不意味着就无存在的必要。就如同一个公司存在着不健全的制度,你能说因为它的制度不健全就取消了吗?所谓无规不成矩,一旦取消了该公司的制度,没准这公司很快成一盘散沙了。
其次,乙认为“存在即合理”,并高度认可了高考存在的作用。但是,存在的是有一定原因的,却未必就是合理的,更谈不上它是真理。毒品倒是存在已久,那毒品存在就是合理的吗?
再次,甲将旧时科举与现行高考、旧时范进与当今高考考生进行了不当类比。一个是封建制度下的应试制度和该制度下的牺牲品,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产物和该产物下的考生,倘若他们真如甲所言是“换汤不换药”,性质一致,那么,新中国成立至今的不断进行的高考改革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最后,存在弊端的未必就一定是不科学的,同理,有作用的也不一定就真科学。就算高考制度下的确存在有书呆子现象,也不必然推出所有的高考考生都是书呆子,更不能断定高考是“伪科学”,甲难免以偏赅全。而乙认为很多优秀的人才是通过高考才得以筛选和发现的,同样过于片面。是金子就会发光,难道只有高考才能起到如此作用?而且还无可替代?此观点实在有些荒谬。
总之,高考该不该取消,单凭甲、乙二人如此欠缺充足理由的论述,恐均难以成立。 [解析]
针对于是否应该取消高考,甲、乙二人展开了激烈辩论,但辩论中都存在有多处逻辑错误和漏洞。以下要点供参考:
1.甲认为中国教育制度落后,不必然就可以得出“高考早该取消”的结论。正如乙所言,落后不表示就该取消,且教育制度一直在改进和完善中。
2.乙“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是真理”难以成立。存在的未必就一定是合理的,更谈不上是真理。毒品有害人体健康,但毒品存在合理吗?毒品存在就是真理了?很显然这是一种荒谬的结论。
3.乙认为高考对于考核和评估一个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是其他任何方式都不能相比的未免过于绝对化。也许还存在有更科学合理的考核和评估方式,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认识和利用而已。
4.甲将旧时科举与现行高考、范进与高考考生进行了不当类比。一个是封建制度下的应试制度和该制度下的牺牲品,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产物和该产物下的考生,虽然高考同科举都是不同背景下的考试名目,但已然有天壤之别了。
5.甲认为高考是“伪科学”是难以成立的。首先,高考是一种应试名目,和科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次,高考制度下不排除存在有书呆子现象,但不必然参加高考的考生就全部都是书呆子,甲的论断难免有以偏赅全之嫌;再次,就算高考存在有弊端,也不必然就断定其是“伪科学”。
6.乙认为正是由于通过高考才筛选并发现了一些优秀人才,所以高考的作用无可替代,此说法难免有些过于绝对化。人才的筛选和挖掘有多种方式,而不仅仅是高考这一种方式。
7.乙将“有作用”等同于“是科学”,混淆了概念。高考就算如乙所言具备那些作用,也不能等同于高考就是真科学。
以上要点剖析中能指出3~4点就可以,其他存在但未指出的逻辑错误,只要是题干推理论证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且言之有理的,同样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