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在图书馆无线阅览室部署WLAN的技术说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至问题6。【说明】 某图书馆已有一个66台客户机的小型局域网。由于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现有的网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经过对几个网络扩容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和探讨后,决定在新建的电子信息检索室搭建无线局域网,增加45个无线网络信息点,以满足读者的实时查询需求。整个图书馆的网络拓扑及VLAN划分、IP地址分配如图7-8所示。
问答题
通常,在该图书馆架构无线局域网(WLAN)的设计流程需要经过以下6个阶段: A.设备软硬件安装、调试 B.确定无线局域网物理结构 C.确定无线局域网逻辑结构 D.进行需求分析和现场调研 E.验收测试和维护 F.进行设备产品的市场调研 根据网络开发设计的过程,给出上述6个阶段的先后排序:(1)。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 DFCBAE
【答案解析】解析: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WLAN组网工程设计流程的分析推理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1)网络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生命周期可依次分为网络工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3个阶段。其中,网络工程系统分析是组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网络工程师将配合系统分析师对所要组建的工程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从而提出网络工程的逻辑设计方案,其本质就是通过对现有系统的描述、分析来回答未来的网络工程“要做什么”的问题。在本问题中,选项D“进行需求分析和现场调研”和选项C“确定无线局域网逻辑结构”都是属于这一阶段的工作。 2)在网络工程系统设计阶段将要回答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做”,即通过给出网络工程的物理模型来描述如何实现在系统分析阶段规定的系统功能。在本问题中,选项B“确定无线局域网物理结构”就是属于这一阶段的工作。 3)网络工程系统实施是将系统设计的结果付诸实践,建立相应的网络硬件环境、安装和调试对应的系统软件、组织系统测试、培训相应的管理人员并交付使用。从网络工程的生命周期来看,系统实施阶段已经到了网络工程建设的后期,它是前面各阶段工作的延伸和目的。在本问题中,选项F“进行设备产品(类型、性能和价格)的市场调研”、选项A“设备软硬件安装、调试”和选项E“验收测试和维护”都是属于这一阶段的工作。 4)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得到,按网络工程开发设计的过程,该图书馆架构无线局域网(WLAN)的设计过程依次是“进行需求分析和现场调研→确定无线局域网逻辑结构→确定无线局域网物理结构→进行设备产品的市场调研→设备软硬件安装、调试→验收测试和维护”,对应的选项顺序是“DFCBAE”。本题的解答难点在于确定“确定无线局域网物理结构”和“进行产品类型、性能和价格的市场调研”两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问答题
请从表7-6中选择合适的AP设备代号,以满足图7-8所示的网络中无线阅览室对无线接入点AP1、 AP2的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建议该无线阅览室中AP1、AP2均选择型号为AP_4的室内无线接入点
【答案解析】解析: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无线接入点(AP)设备作用及其选型的综合分析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1)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无线接入点(AP)主要实现无线网络工作站与WLAN的无缝集成,对无线信号起中继放大的作用,提供无线接入服务。 2)常见的无线天线分为室内天线和室外天线这两种类型,其中,室内天线一般是全向天线,而室外天线根据用途的不同又可分为锅状的定向天线和棒状的全向天线。 3)仔细阅读图7-8所示的拓扑图,发现无线接入点AP与无线阅览室同处于一个区域,结合结构化综合布线知识可知,图书馆的6台以太网交换机Switch1至Switch6均位于图书馆楼内,因此AP1、AP2均应选择室内无线接入点。 4)仔细阅读表7-6中4种不同型号AP的配置信息,可知设备代号为AP_1和AP_4的无线接入点分别内置了定向、全向天线,其中“内置”说明该AP属于室内无线接入点。而型号为AP_2、AP_3的无线接入点分别外带了全向室外天线和定向室外天线。 5)综合考虑以上分析结果,建议该无线阅览室中AP1、AP2均选择型号为AP_4的室内无线接入点,
问答题
为了便于无线阅览室IP地址的管理,该WLAN方案中采用Web+DHCP方式解决师生笔记本电脑的接入问题,由此引入了一台具有端口隔离、带宽控制、ACL过滤并能自动探测、监控、管理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网络控制器(WNC)。当用户连上无线接入点,由无线网络控制器为用户自动地分配IP地址,基于Web的认证成功后即可访问校园网的数据资源或Internet。这个无线网络控制器应部署在图7-8所示的拓扑结构中的哪个位置?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建议将无线网络控制器WNC部署在汇聚层交换机Switch1或Switch2的某个端口上
【答案解析】解析: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无线局域网中设备位置部署的综合题。本题的分析思路如下。 1)由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中分析、提取出与无线网络控制器有关的关键信息,由信息“当用户连上无线接入点AP,由无线网络控制器为用户自动地分配IP地址”推理出,无线接入点AP是面向用户的,那么无线网络控制器是面向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AP,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达为“用户—无线接入点 AP—无线网络控制器—校园网”。 2)阅读图7-8所示的拓扑结构图可知,放置在无线阅览室的接入层交换机Switch6是上连到图书馆楼内的交换机Switch1或Switch2。电子阅览室的3台接入层交换机Switch3至Switch5也是上连到办公区交换机Switch1或Switch2。另外交换机Switch1至2还要连接图书馆工作区的28台计算机,可见交换机 Switch1或Switch2至少有一台是汇聚层交换机,具有一定的网络管理能力。 3)由于试题中只说明在图书馆楼内电子检索室开辟无线阅览室,而电子阅览室、办公区未涉及到无线上网问题,因此建议将无线网络控制器WNC部署在汇聚层交换机Switch1或Switch2的某个端口上。
问答题
该图书馆无线阅览室的WLAN网搭建完成后,读者小郭需要在该阅览室公告栏上查看无线网卡的相关配置参数,并做正确设置后方可访问因特网。请结合图7-9所示的无线网卡参数的配置界面,指出读者小郭应重点从公告栏中查看哪些无线网卡的配置参数?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①Channel(频道);②WEP(连线加密,即“Encryption Level”选项)③ESSID(服务区认证①);④Operation Mode(工作模式)
【答案解析】解析: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在工程实践中WLAN关键参数设置的问答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可结合图7-9所示的配置界面来分析。当无线阅览室的无线局域网(WLAN)搭建完成后,读者小郭需要在该阅览室公告栏上重点查看无线网卡的①Channel(频道)、②WEP(连线加密,即“Encryption Level”选项)、⑧ESSID(服务区认证ID)、④Operation Mode(工作模式)等4个配置参数,并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做正确设置后方可访问Internet。
问答题
读者小郭的笔记本电脑安装的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并对无线网卡进行了正确的参数设置。 (1)当他来到无线阅览室访问图书馆内部网数据资源时,可以在操作系统的cmd窗口下运行(2)命令进行手工释放IP地址。 (2)当无线阅览室采用Web+DHCP方式解决WLAN接入问题时,小郭可运行(3)命令来判断或测试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是否与该无线局域网连通。 (3)当无线阅览室的WLAN采用IEEE802.11b标准时,读者小郭在对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中无线网卡进行配置时(配置界面参见图7-9),“EncryptionLevel”选项应选择(4)协议,该协议支持40位和(5)位的密钥。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2)ipeonfig/release(3)ping (4)WEP或无线等效保密协议(5)128
【答案解析】解析:这是一道网络工程配置的实际例子,要求读者熟练掌握无线局域网几种常用的测试命令及配置。本题的分析思路如下。 1)对于第一个问题需要使用到ipconfig操作命令,该命令用于显示所有当前的TCP/IP网络配置值、刷新DHCP配置和DNS域名系统设置。如果使用不带参数的ipconfig,那么系统只显示所有适配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这条命令可以带8种参数,完整的语法是: ipconfig [/all][/renew [adapter\]\] [/release [adapter\]\] [/flushdns] [/displaydns] [/registerdns] [/showclassid adapter] [/setclassid adapter [classID\]\] 其中,与本问题有关的是“/release”参数,使用该参数后客户机将发送DHCPRelease报文到DHCP服务器,以释放所有适配器的当前DHCP配置并丢弃IP地址配置信息。 另外介绍几个与DHCP有关的常用ipconfig命令所带的参数,/all参数用于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完整 TCP/IP配置信息,包括了每个适配器的物理地址、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及显示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和租用地址预计失效的日期等。/renew参数用于更新所有适配器的DHCP配置。 2)判断或测试计算机与所在的局域网是否连通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Ping命令,例如ping 192.168.9.5,其中192.168.9.5为所在区域AP的IP地址。 3)由于题目中已说明无线阅览室的WLAN采用IEEE802.11b标准,而在IEEE802.11b标准中数据加密机制采用的是无线等效保密(WEP,WiredEquivalent Privacy)。该协议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保护链路层数据,是最基本的无线安全加密措施,它采用RSA开发的RC4对称加密算法,提供40位(有时也称为64位)和128位长度的静态密钥机制。因此图7-9所示的配置界面中“EncryptionLevel”选项应选择 WEP加密协议。
问答题
IEEE802.11标准的MAC层定义了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和点协调功能(PCF),DCF是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作用于信道竞争期,而PCF工作于非竞争期,两者总是交替出现的。为了使各种MAC操作互相配合,IEEE802.11标准推荐使用哪3种帧间隔以便提供基于优先级的访问控制?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分布式协调功能帧间隔(DIFS)、点协调功能间隔(PIFS)、短帧间隔(SIFS)
【答案解析】解析: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IEEE802.11WLAN体系结构的简答题。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有: 1)WLAN的体系结构由物理层(PHY)和介质访问控制层(MAC)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物理层又分为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物理层会聚协议子层(PLCP)和PHY管理层等部分。其中,PLCP子层主要进行载波监听和物理层分组的建文,PMD子层主要提供了对无线介质进行控制的方法和手段,PHY层负责选择物理信道和调谐。物理层采用扩频工作方式,主要有FHSS(跳频扩频)、DSSS(直接序列扩频)、HR/DSSS(高速直接序列扩频)和OFDM(正交频分复用)等4种。 2)WLAN的MAC子层定义了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SMA/CA)、RTS/CTS通信控制机制和点协调功能(PCF)支持无竞争访问等3种访问控制机制。 3)IEEE802.11标准的MAC层定义了两种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和点协调功能(PCF)。其中,DCF定义了基本的CSMA/CA介质访问机制和介质竞争业务,是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作用于信道竞争期。点协调功能(PCF)工作于非竞争期。题目中“两者总是交替出现的”是指先由DCF竞争介质使用权,然后进入非竞争期,由PCF控制数据传输。 4)为了使各种MAC操作互相配合,IEEE802.11标准推荐使用DIFS、PIFS、SIFS等3种帧间隔(IFS)以便提供基于优先级的访问控制。这3种帧间隔的比较见表7-9。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