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题
汪某在上班期间突然发病,后被诊断为脑出血。之后,汪某多次向A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均被以超过受理时效为由而未予受理。汪某不服,依据《工伤认定办法》第19条向A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市人民法院判令A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应依法受理并认定汪某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A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不服此判决,向B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要求撤销A市人民法院的判决,原因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53条的规定,A市人民法院在汪某没有申请行政复议之前无权受理该案。
法条:
(1)《工伤认定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今第17号)第19条:“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2)《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40号)第53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问题:
问答题
从法律规则设定的行为模式的角度看,《工伤认定办法》第19条规定的内容属于什么规则?
【正确答案】《工伤认定办法》第19条规定的内容属于授权性规则、确定性规则。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
【答案解析】[考点] 法律规则、法的渊源、法的效力 本题以行政法案例为背景材料,考查法理学中法律规则、法的渊源和法的效力的知识点。本题侧重考查法律规则和法的渊源的分类,考生要注意区分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法律规则的分类以及法的效力的适用原则。本题考查“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其他原则还有“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考生要注意区分。
问答题
从法律渊源的角度看,《工伤认定办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属于什么?
【正确答案】《工伤认定办法》属于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国务院所属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的规章。《工伤保险条例》属于行政法规。行政法规专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为实施宪法和法律而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如果《工伤认定办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关于行政复议是不是行政诉讼的前置条件的规定矛盾,那么应该应用什么原则进行解决?如果你是B市法院的法官,请写出你的规范推理的过程。
【正确答案】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推理过程如下:当不同位阶的法律渊源产生冲突时,应当优先适用上位法;《工伤保险条例》是行政法规,属于上位法,《工伤认定办法》是部门规章,属于下位法;当两者产生冲突时,应当优先适用上位法即《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