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CJ公司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14年发生了如下有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业务:
(1)2014年3月1日,CJ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入甲上市公司股票1000万股,每股市价5元,支付价款5000万元,另外支付了相关税费10万元;对甲公司没有重大影响,CJ公司将其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时,CJ公司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成本为5010万元(5000+10)。
2014年12月31日,CJ公司鉴于长时间持有该股票,将交易性金融资产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按当日甲公司股票公允价值4900万元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将公允价值4900万元与原账面价值5010万元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2)2014年2月1日,CJ公司从活跃市场购入乙基金,购买价格3000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时,CJ公司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成本为3005万元(3000+5)。
2014年下半年,由于该基金公司违规被证券监管部门查处,导致该基金持续暴跌,至12月31日,该基金收盘价为1405万元,并且仍处于下行通道。CJ公司在年末进行会计处理时,将该基金公允价值变动1600万元(3005-1405)计入了所有者权益。
(3)2014年1月1日,CJ公司从活跃市场上购入丙公司同日发行的五年期分期付息债券20万份,支付款项2000万元(包括交易费用10万元),有意图和能力将其持有至到期,将其归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票面金额为2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8%。丙公司于次年1月1日支付利息。在会计处理时,CJ公司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成本为2000万元。
2014年12月1日,由于CJ公司出现严重财务困难,被迫出售该债券的60%。在确认出售债券损益的同时,CJ公司将剩余债券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按当日市价820万元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入账价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入账价值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20万元(820-2000×40%)计入了当期损益。
2014年12月31日,该债券收盘价为828万元,CJ公司在会计处理时,将该债券公允价值变动8万元(828-820)计入了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4)2014年1月1日,CJ公司将产品销售给丁公司,尚有3000万元货款未收到,约定的收款日期分别为2014年末、2015年末和2016年末,各收取1000万元。
2014年5月1日,CJ公司将该长期应收款出售给工商银行,出售协议约定:出售价2900万元,CJ公司将于2014年12月1日按照固定价格购回,回购价2990万元。CJ公司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将出售价款与长期应收款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100万元(3000-2900)计入了当期损益。
(5)CJ公司于2014年2月1日向乙公司发行以自身普通股为标的的看涨期权。根据该期权合同,如果乙公司行权(行权价为102元),乙公司有权以每股102元的价格从CJ公司购入普通股1000股。其他有关资料如下:①合同签订日为2014年2月1日;②行权日(欧式期权,即到期日才能行权)为2015年1月31日;③2014年2月1日CJ公司每股市价为100元;④2014年12月31日CJ公司每股市价104元;⑤2015年1月31日CJ公司每股市价也是104元;⑥2015年1月31日应支付的固定行权价格为102元;⑦期权合同中的普通股数量为1000股;⑧2014年2月1日期权的公允价值(期权费)为5000元;⑨2014年12月31日期权的公允价值(当日市价)为3000元;⑩2015年1月31日期权的公允价值为2000元。对于该期权,CJ公司分两种情况进行了处理:①假设双方约定,该看涨期权以现金净额结算,CJ公司将该期权确认为金融负债;②假设双方约定,该看涨期权以现金换普通股方式结算,CJ公司将该期权确认为权益工具。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CJ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资料(1)CJ公司购入甲公司股票的会计处理中:
(1)2014年3月1日CJ公司购入股票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正确;但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成本5010万元不正确。
理由: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成本为5000万元,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2014年12月31日,CJ公司将交易性金融资产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正确。
理由: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金融资产或某金融负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CJ公司在年末应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万元(5000-4900)计入当期损益。
2.资料(2)CJ公司购入乙基金的会计处理中:
(1)2014年2月1日购入乙基金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正确,初始成本3005万元正确。
(2)2014年12月31日CJ公司将基金公允价值变动1600万元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正确。
理由:由于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应计提减值,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CJ公司应将乙基金公允价值严重下跌1600万元通过计提减值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3.资料(3)CJ公司购入丙公司债券会计处理中:
(1)2014年1月1日购入时将丙公司债券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正确,初始成本2000万元正确。
(2)2014年12月1日CJ公司将出售后剩余40%债券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正确,但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入账价值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2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不正确。
理由: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3)2014年12月31日CJ公司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8万元计入所有者权益正确。
4.资料(4)CJ公司5月1日出售应收丁公司账款的会计处理中,将出售价款与长期应收款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10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不正确。
理由: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转出方将予回购的资产与售出的金融资产相同或实质上相同、回购价格固定,表明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不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不确认损益;CJ公司应将收取的价款2900万元确认为金融负债,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5.资料(5)CJ公司向乙公司发行看涨期权的会计处理中:
(1)期权以现金净额结算,CJ公司将该期权确认为金融负债正确。
理由:该期权使CJ公司承担了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CJ公司会计处理过程如下:
①2014年2月1日,确认发行的看涨期权: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衍生工具——看涨期权 5000
②2014年12月31日,确认期权公允价值减少:
借:衍生工具——看涨期权 2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
③2015年1月31日,确认期权公允价值减少:
借:衍生工具——看涨期权 1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
在同一天,乙公司行使了该看涨期权,合同以现金净额方式进行结算。CJ公司有义务向乙公司交付104000(104×1000)元,并从乙公司收取102000(102×1000)元,CJ公司实际支付净额为2000元。CJ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衍生工具——看涨期权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2)期权以现金换普通股方式结算,CJ公司将期权确认为权益工具正确。
理由:乙公司如行使看涨期权,CJ公司将交付固定数量的普通股,同时从乙公司收取固定金额的现金。
CJ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①2014年2月1日,CJ公司发行看涨期权: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000
②2014年12月31日,不需进行账务处理。因为没有发生现金收付。
③2015年1月31日,反映乙公司行权。该合同以总额进行结算,CJ公司有义务向乙公司交付1000股本公司普通股,同时收取102000元现金。
借:银行存款 102000
贷:股本——乙公司 1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