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教学实录,按要求回答问题。

师:不同的读者对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理解。《猫》这篇文章文字浅,但蕴涵深,对于“它的主题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人们意见不一。今天我们就从归纳文章主题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这篇文章。(学生独立思考5分钟后,开始交流)

生:从第三只猫的死,我们应吸取一点教训,那就是凡事不能主观臆断,妄下断语往往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从第二只猫的讨人喜欢来看,我们在做人时应该活泼开朗些,这样才能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尤其在注重团队精神的今天,更应善于与人交往,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

师:好,你的观点很有新意。

生:从家里人对待第三只猫的态度来看,我们在做人时应该改变自己的性格,要活泼开朗,有真才实学;应适当地注重自己的外表,这样才能改变别人对你的不好印象。

师:有道理。

生:三只猫都是社会的弱者,命运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因此,作为社会的弱者,应该自立自强,这样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的主人。

师:你能从整体土把握全文主题,很好。我谈谈对课文主题的两种看法,一是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就会认为小说所要表达的是“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或做人的道理;把猫的不幸遭遇看作描写的侧重点,就会认为小说揭示了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

以上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课文《猫》一课的教学实录节选,以下对其评析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慎用批判,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合适的要给予表扬,不合适的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进行分析、解读,并用平和的语言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