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当发生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情形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几项?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撤销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后的处理方式。由于裁决被撤销或被不予执行后,原来的仲裁协议或者本身并不存在,或者无效,或者因为已经据此作出了裁决,完成了其应有的程序而失效,当事人要想再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其纠纷,必须重新签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考生应当注意比较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与撤销仲裁裁决的区别:
(1)法定情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涉及的情形更为宽泛,包括对仲裁裁决适用法律的问题。而在审查撤销仲裁裁决时,只是针对仲裁裁决的事实认定和程序进行审查,不包括法律适用。
(2)申请主体。有权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主体是仲裁案件中的任一方当事人,而有权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主体只能是被申请执行仲裁裁决的一方当事人。
(3)申请期限。对于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当事人应当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而对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申请,则应当在对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后,执行程序完毕之前提出。
(4)管辖法院。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申请则应当向受理对方当事人执行申请的法院提出。
(5)处理程序。对于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后,可以作出撤销裁决、不予撤销两种裁定,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形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并根据重新仲裁的结果再作出裁定。而对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查后只能作出是否不予执行的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