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学生习作,回答下列小题。
多彩的旅行
①我极爱旅行,尤其喜爱江南风景。暑假,我踏上了去乌镇的路,开启我新一期 多彩的旅行。
②一提到乌镇,我就想起“小桥流水人家”。乌镇,像许多江南小镇一样,有穿 过小镇的狭窄河道,有磅水而筑的朴实民居,有乌蓬船悠悠地在小河上荡过,有 巷子深处升起的袅袅炊烟,有农妇在通向河道的石阶上浣洗……
③走过蜿蜒的石子路,经过几家店铺,眼前,出现了一座用石头垒起来的桥。它 结实、美观,如长虹卧波。这是架在河道上的第一座桥,叫逢源双桥。瞧!不管 是一座小桥,也透着乌镇丰富的文化底蕴。
④乌镇除了有秀美的风景、和蔼可亲的人,最不可或缺的是它的文化,文化始终 是一个古镇吸引人的最有力的力量,有了文化,古镇的色彩才会分外夺目,格外 诱人。
⑤踏过一段高高低低的石板路,穿过狭小的巷子,路遇挂蓝印花布的作坊。忽地 看见了茅盾故居,便跨门进入。屋中,只有一张小书桌和一把木椅,椅腿已有些 腐烂。桌上放着几本书,书页早已泛黄,页角还带着破损,书中的字依然清晰可 见。我想这正如同文化,也许人会朝生夕亡,但文化却从未中断。不知道是茅盾 成就了乌镇,还是乌镇成就了茅盾。
⑥出门看到几个小孩子安静地坐在门槛上,不嬉笑不打闹,只是围着一本书无声 地看着,仿佛已经深深坠入其中。不远处,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似乎在谈论着什 么,我走近一听,是在聊《水浒传》哩!我不禁感慨,这种孕育大师的小镇里文 化底蕴如此深厚,长辈会带着小辈触摸文化,感知文化。潜移默化间,文学已成 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就是传承,令人起敬的传承。
⑦今日的乌镇也不乏现代文化的气息,世界互联网大会已在古老的小镇长久驻下 身影。没有哪个古镇能如此完美地将现代融入古老,从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⑧枕水之家,丝绸之府,徜徉在青石板的小路上,心生幻觉,穿梭于过去和现在 的时空里,这多彩的旅行让我驻足凝望,心驰神往……
请从第②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③段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
(1)错别字:“磅水而筑”应为“傍水而筑”,“乌蓬船”应为“乌篷船”。
(2)病句:“不管是一座小桥,也透着乌镇丰富的文化底蕴”改为“尽管是一 座小桥,也透着乌镇丰富的文化底蕴”。
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优点,并结合习作具体分析。
优点:文辞优美。
分析:文章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流畅,善于运用诗词名句。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第②段中的排比,第③段中的比喻,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文章语言富有灵气, 生动活泼。再加上对自然与人文的细致描绘,使得整篇文章诗意中不乏韵味,优 美中充满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