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省预算绩效管理案例
[案例背景与要求]
为了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创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2012年某省人民政府以其所管辖的J市、Y市两市作为试点,对政府各部门开展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有关情况如下:
(1)对于市体育局,目前主要工作是统筹规划全市群众体育发展,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为此,2012年J市体育局和Y市体育局分别投资600万元和900万元资金用于本市的全民健身事业。
(2)对于市民政局履行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重要职能,主管救灾救济、双拥优抚安置、民间组织管理、基层政权建设、婚姻登记和儿童收养、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区划地名等工作。作为政府对社会提供服务的窗口,其服务质量的高低,代表了政府的形象,因此,应该在各项业务中做到高效办事、微笑服务,让人民满意。为此,2012年J市和Y市分别对到市民政局来办事的人员发放问卷调查,对机关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等是否满意进行调查。
(3)对于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劳动制度改革、劳动合同管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企业职工工资宏观管理、依法行使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等。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2012年J市和Y市开展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①J市现有4000名下岗失业人员,2012年全部参加了再就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服务礼仪、厨艺等职业技能,共发生培训费用80万元,全部由财政拨付。经过职业技能培训,这些下岗失业人员中有3200人实现了再就业。
②Y市现有下岗失业人员5000人,2012年也全部参加了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共发生培训费用120万元。经过再就业培训,在5000名下岗失业人员中有3800人实现了再就业。
[要求]
问答题
分析、判断对市体育局适宜采取何种绩效评价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对体育局的绩效评价适宜采用最低成本法。
理由:最低成本法是指以取得既定效益所需成本的高低为标准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不以货币单位计量支出活动所取得的效益,只计算支出的各种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总额高低作为绩效评价的标准,它适用于支出成本易于计算,而取得的效益不易计算的项目。全民健身因其成本易于计算,而取得的效益很难用货币计量,适宜采用最低成本法进行绩效评价。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分析、判断对市民政局适宜采取何种绩效评价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对市民政局的绩效评价适宜采用公众评价法。
理由:公众评价法是指对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益的支出,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打分,并根据分值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在进行评价时,可以给相关办事人员发放问卷调查,计算出各个办事机构的满意度,按照满意度进行评价。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分析、判断对下岗再就业培训适宜采用何种绩效评价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对下岗再就业培训的绩效评价适宜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
理由:“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将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而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既要能计算总成本,也要能计算总效益。对再就业培训,很容易计算出投入的成本,对其效益即再就业的人数也容易计算,因此,适宜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分别计算J市和Y市的人均培训成本和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后的再就业率,并指出哪个城市为最佳再就业培训城市。
【正确答案】(1)计算人均培训成本:
J市人均培训成本=培训费用÷培训人数=800000÷4000=200(元/人)
Y市人均培训成本=培训费用÷培训人数=1200000÷5000=240(元/人)
(2)再就业率
J市再就业率=再就业人数÷失业人数=3200÷4000=80%
Y市再就业率=再就业人数÷失业人数=3800÷5000=76%
(3)通过计算每一再就业人员所需的培训费用可知,所需培训费用越低,说明在取得同等效益的情况下,所发生的耗费越少,即可作为最佳再就业培训城市。
J市每一再就业人员所需的培训费用=总培训费用÷再就业人员=800000÷3200=250(元/人)
Y市每一再就业人员所需的培训费用=总培训费用÷再就业人员=1200000÷3800=315.79(元/人)
计算结果表明,J市每一再就业人员所需培训费用低于Y市,在取得同等效益的情况下,发生的成本低,故J市为最佳再就业培训城市。
【答案解析】本案例主要考核了行政单位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的相关规定。这部分内容曾经在2007年的考试中涉及过。对于预算绩效管理,要着重关注考核方法的选择以及相关考核指标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