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颜元“习性”思想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颜元将格物解释成“犯手实做其事”,强调躬行实践的重要,反对悬空求理或者反观内心的格物方式。这种格物,有时候他也称其为习行。他认为孔子思想的宗旨就是习行。他说:“孔子开章第一句道尽学宗。思过谈过,总不如学过。一学便住也终殆,不如习过;习两三次,终不与我为一,总不如实习方能有得。习与性成,方为乾乾不息。”这就是说,在他看来,悬空思索、谈论都不是学,他所谓的学一定是付诸实践,而且要反复实践,如此才能做到“习与性成”,“与我为一”。他又举学琴的例子,说“歌得其调,手娴其指”不能算是“能琴”,必须做到“心与手忘,手与弦忘”,方可以算得上“能琴"。总之,他是强调在习行上做功夫,由此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由重实行的观点出发,颜元反对宋儒所提倡的“全体大用”的空头理论,认为那种境界很高,很少有人做到那样。对于一般人,只要精通六艺中的一艺就可以了,不必去追求“全体大用"。他说:“宁为一端一节之实,无为全体大用之虚。如六艺不能兼,终身只精一艺可也。”因此他肯定精通一艺的人伟大,说:“人于六艺,但能究心一二端,深之以讨论,重之以体验,使可见之施行,如禹终身司空,弃终身专稼……而已各成其贤矣!不必更读一书,著一说,斯为儒之真而泽及苍生矣!” 由此看出,颜元也是反对将读书和著书立说作为认识的主要内容的。他反对以读书为获得知识的手段,更反对认为读书就是获得了真理。他说:“以读经史、订群书为穷理处事,以求道之功,则相隔千里;以读经史订群书为即穷理处事,而日道在是焉,则相隔万里矣!”他甚至激烈地批评说,仅仅通过读书来求取知识,如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一样。更有甚者,他认为读书就如同服砒霜,只会损人心智。他说:“读书愈多则愈惑,审事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从而,他批评朱熹教人多读经典的建议,他说:“千余年来,率天下入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做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为之也。”言词可谓激烈。 总之,颜元的“习行"是要提倡人们亲身投入到实践活动中,从中获取认识。反对宋儒空谈心性,以读书穷理为实践方式。反映了明末清初由虚返实思潮的兴起。不过,颜元因过分注重实行而否定读书穷理,具有反智主义的倾向,这一点也是有偏颇的。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