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功能主义有时又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是结构功能主义创始人,其理论的建构方法总体来说可按照乔纳森·特纳提出的四种基本框架:思辨理论框架、分析框架、命题框架和建模框架。具体来说,思辨理论框架对应于他的传统的功能理论分析;分析的理论框架对应于他的社会行动理论;命题的理论框架对应于他的五组变量的模式理论;模型的理论框架对应于他的AGIL模型的功能体系理论。 (1)思辨理论框架──传统的功能理论 帕森斯提出了传统功能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作为一个功能论者,帕森斯把社会学设想成一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体系,然后根据文化结果与其他结构整合的优劣来分析这一体系。 ①功能统一性假设,即认为社会中各种社会活动与文化项目都和谐地相互联系着,并且对当时欧洲的整个社会整合与运作做出重要贡献。 ②功能普遍性的假设,即认为所有标准化的社会形式或文化的形式都是具有积极功能的。一种制度化的行动、一种仪式或者一种结构,只要它有存在的意义或者曾经存在过,那它就肯定在完成或完成过某种对社会有益的社会功能。 ③功能不可或缺性的假设,帕森斯认为在任何形态的文明中,任何风俗、物件、观念与信仰都履行某一种重要的社会功能,必须完成某种任务,因而是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分析的理论框架──社会行动理论 帕森斯的模式理论是用来区分行动者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主观取向的类型学工具,在对社会系统的分析中,充当了描述社会关系、区分社会结构的类型学工具。因此通过这一理论,两个层次的现象,即行动者的主观取向和社会系统的结构类型沟通起来,这就表明帕森斯的理论分析重点是由社会行动转变到社会系统上来了。帕森斯并没有停留在对个人行动的分析上,系统概念是帕森斯理论中的核心。他把社会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以及行为有机体系统,这些系统构成了一个整体的行动体系。 (3)命题的理论框架──五组变量的模式理论 帕森斯提出了模式变量理论中的五对变量,它们不仅可以用来确定行动者的主观方向,而且由于行动总是在特定的系统中发生。因此,也可以把它们作为刻画系统的结构特征,即制度化的角色关系的基本变量。帕森斯的模式五对变量依次为:情感性与情感中立性;扩散性和专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自致性和先赋性;自我取向性和集体取向性。 (4)模型的理论框架──AGIL模型的功能体系理论 帕森斯在阐述自己功能系统理论的时候,就采用了建立模型这一种理论陈述格式。他认为,功能是维持社会均衡的有用的适当活动,是社会控制体系内结构与过程的运行条件,相互关联的功能构成“功能体系”,为了更加清晰地说明功能所包含的内容,他提出功能体系包括了四种功能子系统,即“AGIL理论体系”: ①适应,表示系统必须对环境所强加的行动的条件有一种顺应或者有积极的情境改造的过程; ②目标获取,指确定目标的优先顺序,并调动系统的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以政治及其功能为中心; ③整合,即以制度规范为中心,协调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④模式维护,是确保系统内的行动者表现适当的特征,处理行动者内外部的紧张,以价值为中心。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