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本课的习题配置注重从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学生熟悉的事入手,有开放型题、变式题,有数学思想的渗透,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应该说习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起到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
②本课的教学容量太大且选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也很难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容地、完整地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由于太多的题不会做的情况,课堂的时间等于白白浪费了。
③由于时间紧,不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学生对于习题所传达的知识、方法很难理解透彻。所以常常出现习题做了很多,但是再遇见题还是不会做,习题的功能没有发挥。
建议:①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配题。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习题的难度再降低一些,使他们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最基本的实际问题。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删除部分低难度的题,使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问题,去迎接挑战。
②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能力强、弱搭配。在上述习题中选出部分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适合学生探究的习题,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使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对于“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不等同于一般例题内容的教学,应该以探究学习的方式完成。教材设置的“数学活动”及“拓广探索”栏目下的习题等都带有一定的探究性,对于这些内容的教学,应注意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启发诱导,没计必要的铺垫,适时地追问,让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如何探究,而不要替代他们思考,不要过早给出答案。应鼓励探究多种不同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探究过程活跃起来,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得到更大收获。所以教学中不能盲目地扩大习题量,而是要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更多的参与数学活动和相互交流,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