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五行学说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1)“五行”的出处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墙。” (2)五元——金、木、水、火、土 ①五行“比相生而间相胜” 董仲舒把五行抽象成五种物质属性,指出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的“元”构成了客观世界,这五种“元”不断运动与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自然界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发展变化。这五种“元”的相互对立、依存、转化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生生灭灭的规律和原因。董仲舒所定的五行顺序与《洪范》所定的不同。他定的顺序是:木为第一,火为第二,土为第三,金为第四,水为第五。五行“比相生而间相胜”。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称为“比相生”。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称为“间相胜”。 ②用阴阳运行解释四季变换 同阴阳家一样,董仲舒也以木、火、金、水各主管四季的一季,四方的一方。木主管春季与东方,火主管夏季与南方,金主管秋季与西方,水主管冬季与北方。土主管中央并扶持木、火、金、水的运行,他用阴阳运行来解释四时变换。 (3)三纲五常 董仲舒进一步把阳尊阴卑的理论应用于社会,推导出“三纲五常”的道德哲学。董仲舒赋予五行以道德含义,指出木为仁,火为礼,土为信,金为义,水为智。五常和五行是相互结合的,即仁与东方的木合,义与西方的金合,礼与南方的火合,智与北方的水合,信与中央的土合。董仲舒天人合一哲学的内容与结论也在于此。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