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一分钟》
2.内容:
丁零零,闹钟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过了一分钟,元元起来了。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要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
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李老师看了看手表,说:“元元,今天你迟到了20分钟。”
3.基本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意。
(1)引导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
(3)合理的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各位同学将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谁来说说你的感受?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而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时间的课文——《一分钟》,相信学完这篇课文以后大家对“一分钟”的体会会更加深刻。让我们打开课本第16课一起来学习《一分钟》。(板书: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课文,圈点勾画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老师反馈指导:
(1)“钟、洗”生字词字音和笔顺笔画。
教师示范:关注“钟”的笔顺笔画“撇、横、横、横、竖提、竖、横折、横、竖”;“洗”的笔顺笔画为“点、点、提、撇、横、竖、横、撇、竖弯钩”。
(2)用开火车的方法读准要认的生字。
如:“迟”迟到、迟来、迟早……
(三)深入研读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同桌之间互相朗读课文。
2.思考一下本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
【明确】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以致错过绿灯、公交车,上学迟到20分钟,最后元元十分的后悔。(板书:多睡、迟到20分钟)
3.请谈谈课文中元元为什么迟到?
【明确】早上多睡了一分钟。(板书:一分钟)
4.找出课文中,因为多睡一分钟,元元没有赶上什么?想想元元如果早一分钟会怎么样?
【明确】没能赶上绿灯,没赶上公共汽车。元元早到一分钟就可能不会迟到了。
5.找到“要是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理解“要是”是什么意思,结合我们课后的习题试着用“要是……就……”进行造句子。
【明确】“要是”这个词的含义,是指事情变不成真的。要是能赶上绿灯,就能及时通过路口;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就能赶上公共汽车。
(四)拓展延伸
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大家对于“一分钟”的看法,联系生活,说说你有没有类似元元的经历,你是怎么做的?未来要怎么做?
【明确】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爱惜时间。(板书:时间宝贵)
(五)小结作业
小结:下面请大家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及课后的生字词,结束课堂。
作业: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并将今天学到的道理跟你的身边的好朋友分享,帮助他们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