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题

(二)

某地公安机关通过信息研判发现,社会上流传着近日要发生7.8级地震的消息。经向有关部门了解,确定该消息为谣言。但是群众对此议论纷纷,甚至有人准备晚上住在帐篷里。经公安机关调查走访和搜索网络信息来源,锁定了张某是该谣言的散布者。

多选题

公安机关收集整理信息,并及时查处张某散布谣言的工作体现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是(     )。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

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A项错误,张某散布谣言并未危害到公共财产安全。

B项错误,张某散布谣言并未危害到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

C项错误,张某散布谣言并未危害到社会公共安全。

D项正确,张某散布谣言,是一种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及时对此行为进行查处,体现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故正确答案为D。

多选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张某散布地震谣言已构成的违法行为是(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根据题干表述,张某散布地震谣言的行为是虚构事实,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多选题

公安机关经调查取证,对张某作出了拘留十日的行政处罚决定,张某对此处罚决定不服。下列张某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的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口头提出申请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予以记录,并由申请人签名或者捺指印。

A项错误,根据法条规定,被处罚人既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提出申请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予以记录,并由申请人签名或者捺指印。

B项错误,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项错误,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D项正确,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故正确答案为D。

多选题

在对张某散布谣言一案进行查处时,张某又因吸毒且符合强制隔离戒毒的条件被查处,公安机关同时对张某作出了行政拘留处罚的决定和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以下执行方式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对同时被决定行政拘留和社区戒毒或者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应当先执行行政拘留,行政拘留的期限不计入社区戒毒或者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拘留所不具备戒毒治疗条件的,可由公安机关管理的强制隔离戒毒所代为执行行政拘留。

A项正确,根据法条规定,对同时被决定行政拘留和社区戒毒或者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应当先执行行政拘留。

B项错误,根据法条规定,对同时被决定行政拘留和社区戒毒或者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应当先执行行政拘留。

C项错误,根据法条规定,行政拘留的期限不计入社区戒毒或者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因此拘留和强制隔离戒毒期限不可以互相折抵。

D项正确,根据法条规定,行政拘留的期限不计入社区戒毒或者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

故正确答案为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