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
建设单位甲于2005年2月与承建单位乙签订了某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项目承建合同,工期1年。合同中约定开发的应用软件最终形成产品供甲及其下属单位使用,并约定软件著作权全部归甲方拥有。对于监理来说,信息工程建设最终实现质量目标非常重要:对于建设各方来说,质量控制贯穿在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开发、实施、验收、启用及使用维护的全过程。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各方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质量责任。
问答题
【问题1】
测试是信息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与手段。软件测试是与开发紧密相关的一系列有计划的系统性活动。软件测试需要用测试模型去指导实践。软件测试专家通过测试实践总结出了很多很好的模型。V模型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测试模型,请将开发活动与相应的测试活动用连线连接。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分析] 在软件测试方面,V模型是最广为人知的模型。V模型已存在了很长时间,和瀑布开发模型有着一些共同的特性,由此也和瀑布模型一样地受到了批评和质疑。 V模型中的过程从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V模型的价值在于它非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问答题
【问题2】
请简要叙述监理单位对承建单位的测试工作进行监理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督促承建单位建立项目测试体系,成立独立的测试小组。 (2)督促承建单位制定全过程的测试计划,从项目需求分析阶段开始,直到项目结束,要进行不间断的测试,并且随着项目的进展,制定分系统的测试计划和详细的测试方案。 (3)对测试方案和测试计划进行审核,对承建单位选择的测试工具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4)对测试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审查。 (5)对测试问题的改正过程进行跟踪。 [分析] 请参见教材第506页20.3.7节和第584页23.2.2节的相关内容。
问答题
【问题3】
该应用软件投入运行后为甲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乙自行对该软件作品进行了提高和改善,形成新版本销售给了甲的同业竞争对手丙、丁、戊。请回答:乙单位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依据的是哪些相关法律?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构成侵权,因为甲、乙的合同约定软件著作权全部归甲方拥有,所以乙不享有该软件作品的所有权。 主要依据的是《合同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著作权法》。 [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三章的规定,软件著作权既可以许可使用,也可以转让,当事人应当订立合同。对本题来说,隐含的信息是甲乙双方合法订立了书面转让合同。既然乙公司已经将软件著作权转让给了甲公司,那么乙肯定丧失了原软件的著作权,此时甲公司享有软件著作权中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10条)。所以,如果甲要对原软件进行修改,须得到软件著作权所有者——乙公司的许可,否则便是违法,所以判断甲公司构成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