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请参考所给材料,提出进一步推进税费改革的对策。
要求:(1)要注重对策的创新和可行,不讲空话、套话;
(2)字数500字左右。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重要途径。
税费改革对于切实减轻财政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随之出现一些问题。造成部分区县、县乡财政捉襟见肘,收支矛盾日益加剧;公益建设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巨额债务难化解,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税费拖欠,严重干扰税收秩序;基层干部工资报酬低,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等,对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
首先,加大对农业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支出资金缺口很大,尤以农业为主的县乡矛盾更为突出。为提高县乡镇财政基本保障能力,维护农村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和农村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中央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其次,区分不同情况做好负债的清理和消化3-作。一是分清债务性质,根据乡村和农民实际情况,分期分批予以偿还;二是为发展生产和公益事业所形成的债务,在村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协商的基础上,可由农民逐年偿还;三是兴建乡村集体企业所形成的债务,原则上应由企业承担。条件具备的,也可以比照国有企业试行债转股;四是对于财政周转金、银行和农业开发贷款等方面所欠下的债务,各省应做通盘考虑,并与相关方面进行协商,其中,对于乡村和农民确实没有能力偿还的,可考虑由有关方面予以豁免;对目前因暂时性困难无力偿还的,应允许先挂账,待以后有能力时再偿还;五是对于高息借贷形成的债务,应根据有关政策法规,降低利率;六是规范和强化乡村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债务规模,防止新的债务继续发生。
再次,进一步加大机构改革力度,减轻财政支出压力:一是要因地制宜;二是要在清退编外和临时招聘人员的基础上,对财政供养人员进行大力压缩,并妥善安置分流富余人员;三是重新组合教育资源。
最后,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界定县乡政府财权与事权,充分调动县乡政府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在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时,应进一步明确每一级政府的事权,并规定每级政府的税权,确保有固定的收入来源。
【正确答案】(1)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首先,要完善现行的财税体制;其次,要把分税制改革推进到位;最后,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2)要以减少行政运行成本为目的,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要推进机关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综合设置乡镇政府内设机构,减少领导职数,从严控制行政编制;规范县级派驻乡镇机构,尽可能实行区域设置,以减轻“吃饭财政”对于税费改革的压力,防止乱收费反弹。二是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要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来,对该移交、下放或取消的职能,不能任意截留、变相转移。“官省则事省,事省则人清”,通过转变职能实行“事省”,通过分流人员达到“官省”。三是推进社会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政府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的思想,采取公益性、准公益性和营利性区别对待的方略分类改革。
(3)进一步搞好分类试点。税费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粮食大省和多山、多水、多副业地区有很大差异,全国范围内难以形成统一适用的税费改革办法。因此,应允许各地有所差异,力戒“一刀切”。建议各省要普遍加快试点力度,试点地区应较多地定位在县或乡一级。在加快试点过程中,要把全国分成若干个农村经济结构类型区。在各类型区之间,试点方案应有所不同;即使在相同的经济结构类型区也要注意同时选择几个试验点,每个试点一个方案,以便进行不同方案的比较。
(4)要以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农村收入分配制度。现行财政体制不够完善,不同程度存在事权下放、财权上收、事权与财权不统一现象。而政绩追求又形成高压型体制——将指标摊派给下级政府,只有目标,没有财政支持,层层施压,到乡镇、村时,任务呈几何级数增加,致使农民不堪重负。财政体制的不完善,是农村收费膨胀、乱收费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一是要规范政府间的事权划分。从维护基层政权稳定这一大前提出发,确保财权与事权尽量相当;二是规范转移支付制度。要增加转移支付资金投放的透明度,清除人为因素引出的各种地区差别,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规范政府间的分税制度。要合理划分税收,充分考虑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满足农村各种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开支的需要。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