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特征、分类,并详细说明。
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 自由的活动。根据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幼儿园 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1)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特征
① 游戏是人们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 游戏不同于劳动,它没有物质目的,而是以参加游戏活动的过程和取得愉快为目的,人们总是在情绪积极 时才做游戏,通过游戏活动又获得更大欢乐。它是没有负担的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的和身体的享乐。
② 游戏是人们的一种自愿参与的自由的活动 游戏使人们摆脱了强制性,人们可随自己的兴趣和力量进行游戏、停止游戏或变换游戏,游戏的种类、内 容、玩法为人们所创造,可以被沿用,也可以被修改和更新。
③ 游戏是人们的一种假想活动 游戏是“玩”,是“假装的”,不是“真的”。游戏的假想性,是以模仿现实生活的某一侧面为基础,但又不是 照样模仿,而是加入了人的想象活动,如捕捉一类的游戏,既来源于生活中的捕捉现象,但又不同于生 活。
④ 游戏具有社会性 游戏的内容、种类与玩法,受社会历史、地理、习俗、文化、道德的影响,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之 中。
(2)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分类 幼儿游戏活动多种多样,以不同的尺度为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的种类。分类角度包括:
① 从教育的作用上分
a.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
b.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竹制材料等),通过手的创作活动,来反映现 实生活的游戏。
c.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是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来进行的游戏。
d.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以发展儿童基本动作,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体健康为主的游戏。
e.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中,丰富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游戏。
f.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儿童在音乐伴奏和歌曲伴唱下所进行的游戏。
② 从教师的指导的程度上分
a.幼儿自发游戏 这种游戏是由儿童自己思考出来、组织发起的,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本身,充分反映了儿童的自主性,又 称自主游戏。
b.规则游戏 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又称教学游戏。
③ 从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上分
a.非游戏行为 儿童在0~2岁时,没有同任何事物或任何人进行游戏,在房间里闲荡,跟随成人。
b.旁观游戏 儿童2岁以后开始观看其他儿童的游戏,他的兴趣集中在别人的游戏上,而没有参与到游戏中去。
c.独立游戏 2岁半以后能自己进行游戏,不参与别人的游戏。
d.平行游戏 2岁半至3岁半以后的儿童,选择一个和旁边儿童一样的玩具、材料和活动,虽然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游 戏上,但其游戏的方式却类似于其他儿童。
e.联合游戏 3岁半至4岁半以上的儿童,在小组里与同伴交换材料,一起游戏,但事先没有确定游戏的目的。
f.合作游戏 4岁半以上的儿童,在小组中大家共同游戏,有预期的目的和目标。
④ 从儿童认知的发展上分
a.机能游戏 机能游戏又称实践游戏、练习游戏。0~2岁的儿童在游戏中,以肌肉活动为主,主要特征是重复、操作和 自我模仿,目的是获得乐趣,表现自己的能力。
b.象征游戏 2~7岁的儿童处于皮亚杰所说的“让我们假装”游戏的阶段。儿童能以许多方式,自由地展示自己的创造 力、体力、社交能力。
c.规则游戏 7~11岁的儿童能够按照规则去行动,用规则来限制、调整自己的行为。
⑤ 其他分类
a.芬兰学者苏塔玛按照游戏的内容来进行分类,将游戏分为:功能游戏;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规则游 戏;教学游戏。
b.日本教育家山下俊郎依据儿童的心理活动把游戏分为五类:感觉游戏;运动游戏;想象游戏;接受游 戏;结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