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消弧线圈容量的选择,但是本题存在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方法一:
(1)电缆和架空线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式(4-41),
电缆:I
C1=0.1U
rl=0.1×10×32=32(A)
架空线:I
C2=2.7U
rl×10
—3=2.7×10×10×10
—3=0.27(A)
总接地电容电流为:I
C=I
C1+I
C2=32.27(A)
(2)确定消弧线圈容量:依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公式(18.1.4),Q=

=251.53(kVA),此时对应的答案为C。
方法二:
在方法一中,没有考虑电力设备增加的电容电流以及题干中的将故障点残余电流限制在10A以下的条件,而消弧线圈容量计算公式明确说明I
C为电网回路的电容电流,因此应该考虑电力设备增加的电容电流,在考虑上述两个条件时,可进行以下计算:
(1)电容电流计算:考虑变电所中电力设备增加的电容电流,I
C=(1+0.16)×(I
C1+I
C2)=1.16×32.27=37.432(A);
(2)消弧线圈容量计算:通过分析消弧线圈容量公式可以看出,消弧线圈的容量其实就是电感电流与电感电压的乘积,因此可将公式表示为:Q=

,其中I
L=KI
C为消弧线圈提供的电感电流。通过脱谐度公式v=

可以推导出:I
L=(1—v)I
C。
根据题干要求限制故障点残余电流为10A以下,因此可以确定出脱谐度的范围,即:
v=

=±0.267(取±是因为可以过补偿也可以欠补偿),所以此时对应的电感电流为:I
L=(1一v)I
C=

×37.432=27.438~47.426(A),此时对应的消弧线圈容量为:Q=

=158.42~273.82(kVA),因此选择251.53kVA,答案为C。
(3)可以进行验证,当Q=251.53kVA时,对应的电感电流I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