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建筑面积 18600m
2 ,基坑开挖深度 5.5m。该工程由某施工单位总承包,其中基坑支护工程由专业分包单位承担施工。
在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前,分包单位编制了基坑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分包单位技术负责
人审批后组织专家论证,监理机构认为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均不符合规定,不同意进行论证。
针对地下室 200mm 厚的无梁楼盖,项目部编制了模板及其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体系,支撑架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 1600mm,扫地杆距地面约 1500mm,每步设置纵横向水平杆,步距为 1500mm,立杆深处顶层水平杆的长度控制在 150~300mm。顶托螺杆插入立杆的长度不小于 150mm、伸出立杆的长度控制在 500mm 以内。
结构封顶后,在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参建方进行主体结构部分工程验收前,监理工程师审核发
现施工单位提交的报验资料所涉及的分项不全,指令补充后重新报审。
在装饰装修阶段,项目部使用钢管和扣件临时搭设了一个移动式操作平台用于顶棚装饰装修
作业。该操作平台的台面面积 8.64 ㎡,台面距楼地面高 4.6m。
【问题】
1.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 号)规定,指出本工程的基坑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批及专家组织中的错误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2.指出本项目模板及其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3.本工程主体结构分部工程验收资料应包括哪些分项工程
4.现场搭设的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台面面积、台面高度是否符合规定?现场移动式操作平台作业安全控制要点有哪些?无
【正确答案】无
【答案解析】1.错误之处 1:经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
正确做法:经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还需要总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错误之处 2: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专家论证;
正确做法:总包单位组织专家论证。
2.不妥之处 1:支撑架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 1600mm;
正确做法 1:支撑架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不大于 1500mm。
不妥之处 2:扫地杆距地面约 1500mm;
正确做法 2:扫地杆距地面不大于 200mm。
不妥之处 3:顶托螺杆伸出立杆的长度控制在 500mm 以内;
正确做法:3:顶托螺杆伸出立杆的长度控制在 300mm 以内。
3.主体分部工程验收资料包括钢筋、模板、混凝土、现浇结构、填充墙砌体。
4.现场搭设的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台面面积和台面高度均符合规定。(移动式操作平台台面不得超过 10m2 ,高度不得超过 5m。)
移动式操作平台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1)移动式操作平台面积不宜大于 10m2,髙度不宜大于 5m,高宽比不应大于 2:1,施工荷载不应大于 1.5kN/m20
2)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轮子与平台架体连接应牢固,立柱底端离地面不得大于 80mm,行走轮和导向轮应配有制动器或刹车闸等制动措施。
3)移动式行走轮承载力不应小于 5kN,制动力矩不应小于 2.5N.m,移动式操作平台架体应保持垂直,不得弯曲变形,制动器除在移动情况外,均应保持制动状态。
4)移动式操作平台移动时,操作平台上不得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