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请根据给定材料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中心明确,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有说服力,层次清晰,书写规范。

【正确答案】
城市发展应走生态发展之路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而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构想。党和国家也开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在城市建设方面,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那么中国应当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建设应确立明确的目标,即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即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即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外,还应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第二,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第三,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体系;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
第四,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第五,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
生态城市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面对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一个个繁荣和谐的生态城市将会在中国出现。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