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是老人日托中心一名社会工作员, 要为轻度失智症的老人家筹备一个6节的小组, 试针对这类老人家的特殊需要, 设计一个小组实务方案(包括需要假设、 方案目的、 服务内容、 介入手法、 评估指标等)
针对失智老人的特殊需要, 设计的小组实务方案如下:
(1) 问题与需求的分析
① 问题表现: 失智是一种疾病而非正常老化, 特点是患者的认知功能发生障碍及日常生活功能逐渐的退化。 在疾病早期, 会有记忆力减退现象, 尤其是最近发生的事情特别容易忘, 而早年的记忆犹新, 常常谈及过往的生活, 加上患者能吃能睡, 也因此病情容易被忽略。 患者也可能出现空间结构异常而导致无法清楚地辨识方向而迷路, 或者抽象思考能力退化而无法了解事情或话语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有些计算能力衰退, 在买卖东西时特别容易混淆。
② 需求分析: 日常生活照顾、 记忆康复训练、 精神上的关照和鼓励。
(2) 方案的目的
帮助老人更好地适应因失智所带来的生活上的变化, 改善生活质量和水平。
(3) 方案设计
① 服务内容
a. 围绕改善老人生活水平, 开展社区照顾服务, 提高失智老人的生活照顾质量;
b. 针对失智老人的认知记忆水平, 开展记忆技能康复训练, 减缓因记忆水平下降给老人生活带来的环境不适感;
c. 针对失智老人因为记忆丧失、 功能损坏可能带来的无力感导致的情绪低落, 为老人提供情绪上的疏导和关怀服务。
② 介入手法
a. 建立照顾者支持网络。 强化社区的照顾责任, 充分利用社区内丰富的人际关系网络, 调动社区居委会、 志愿者组织等正规照顾力量,结合亲人、 邻居、 同事等非正规照顾力量, 对失智老人进行日常生活上的看管、 照顾和必要的监督, 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并有效规避日常生活中的风险和威胁。 亲人的关怀与照顾是无可替代的, 社区工作者应该积极与失智老人的子女取得联系, 做好其思想工作, 向其说明家庭照顾的不可或缺性, 争取他们行动上的支持。 鼓励他们平时多花点时间陪伴老人、 关心老人。
b. 建立专家小组。 社会工作者应该寻求医生、 护士等专家的帮助, 根据失智老人自身的患病程度、 可恢复水平, 制定一些具体的记忆康复训练计划和实施项目, 比如, 辨识方向、 数字计算等, 以帮助失智老人减少因记忆丧失而带来的痛苦和焦虑, 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和水平。
c. 社区工作者还可以将同等水平和条件的失智老人组织起来, 协助其建立互助支持小组, 通过相互之间的照料扶持, 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依赖和精神慰藉, 同时, 通过组员之间经验的分享和交流, 还可以达到释放组员压力、 疏导情绪的目的。
③ 评估指标
小组工作的评估指标, 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志愿者上门服务次数、 失智老人亲属陪伴老人的时间、 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进度及开展情况、 失智老人记忆恢复程度、 失智老人情绪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