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办公楼,安全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该房屋各层层高均为3.6m。首层地面标高±0.00m,基础顶面标高-1.00m,框架柱截面b×h=5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柱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300,as=a's=45mm。
单选题
已知各种荷载在底层柱下端截面产生的竖向内力标准值如下:由结构和构配件自重荷载产生的N
Gk=1430kN;由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荷载产生的N
Qk=340kN,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N
Ehk=480kN。不考虑其他荷载。试问,该柱的轴压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63
- B.0.67
- C.0.71
- D.0.7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5.4.1条以及5.1.3条计算。考虑地震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为
N=1.2×(1430+0.5×340)+1.3×480=2544kN
轴压比为2544×103/(14.3×500×500)=0.71,选择C
单选题
已知该框架底层中柱轴压比为0.8,截面及配筋如图所示,纵筋保护层厚度为35mm,试问,该框架柱端部加密区的箍筋配置,下列何项最为合适?

A.

8@100
B.

10@150
C.

10@120
D.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表6.3.7-2,二级抗震,柱箍筋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为min(8d,100),因是底层柱,间距不能放宽,故排除B、C选项。箍筋最小直径为8mm。
依据表6.3.9,二级、复合箍、轴压比0.8,得到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λv=0.17。柱箍筋加密区体积配箍率限值为
[*]
上式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35按照C35取fc=16.7N/mm2。
对[*]10@100计算体积配箍率,为
[*]
对[*]8@100计算体积配箍率,为
[*]
故选择D。
单选题
该框架底层中柱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且经调整后的最不利设计值为:N=1920kN,M=490kN·m。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
RE=0.8。试问,当采用对称配筋时,该框架柱最小纵向配筋面积A
s=A'
s(mm
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ξ
b=0.550。
- A.1198
- B.1651
- C.1885
- D.201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h0=h-as=500-45=455mm
[*]
x<ξbh0=0.55×455=250mm,且x>2a's,满足大偏心受压的适用条件。
e0=M/N=490×103/1920=255mm
ea=max(h/30,20)=20mm
ei=e0+ea=255+20=275mm
[*]
[*]
选择B。
单选题
某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基本自振周期T
1=1.12s,结构阻尼比ζ=0.05。试问,在多遇地震下,对应于T
1的地震影响系数α
1,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16
- B.0.11
- C.0.07
- D.0.0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表5.1.4-1,多遇地震、烈度8度(0.20g),αmax=0.16。依据表5.1.4-2,Ⅲ类场地、第一组,Tg=0.45s。又由于Tg=0.45s<T1=1.12s<5Tg=5×0.45=2.25s,所以,依据图5.1.5得到
[*]
选择C。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下列几种情况,其中何项属于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A.挡土墙滑移
- B.雨篷板下坠
- C.防水钢筋混凝土水池漏水
- D.正常拆模时楼板下陷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的4.1.1条,C正确。A、B、D均属于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单选题
关于结构截面抗震验算以及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中分项系数的取值,下列何项所述正确?
- A.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
- B.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0.5
- C.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取1.0
- D.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5.5.1条,C正确。
依据5.4.1条,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取1.2,当对承载能力有利时,取为1.0,故A错误。依据表5.4.1,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竖向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可能取0.5、1.3和0,故B错误。依据5.5.1条,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