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项新的国家标准出台,某监理工程师意识到新标准中的某些规定将导致其目前负责一个项目必须重新设定一项技术指标,他首先应该______。
A.撰写一份书面的变更请求
B.召开一次变更控制委员会会议,讨论所面临的问题
C.通知受到影响的项目干系人将采取新的项目计划
D.修改项目计划和WBS,以保证该项目产品符合新标准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规范的变更控制流程如下:
(1)提出与接受变更申请。变更提出应当及时以正式方式进行,并留下书面记录。变更的提出可以是各种形式,但在评估前应以书面形式提出。
(2)对变更的初审。变更初审的目的有:
对变更提出方施加影响,确认变更的必要性,确保变更是有价值的。
格式校验,完整性校验,确保评估所需信息准备充分。
在干系人间就提出供评估的变更信息达成共识。
变更初审的常见方式为变更申请文档的审核流转。
(3)变更方案论证。变更方案的主要作用,首先是对变更请求是否可实现进行论证,如果可能实现,则将变更请求由技术要求转化为资源需求,以供CCB决策。常见的方案内容包括技术评估和经济评估,前者评估需求如何转化为成果,后者评估价值和风险。
(4)项目变更控制委员会审查。审查过程,是项目所有者据变更申请及评估方案,决定是否批准变更。评审过程常包括客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等。审查通常是文档会签形式,重大的变更审查可以包括正式会议形式。审查过程应注意分工,项目投资人虽有最终的决策权,但通常在专业技术上并非强项。所以应当在评审过程中将专业评审、经济评审分开,对涉及项目目标和交付成果的变更,客户的意见应放在核心位置。
(5)发出变更通知并开始实施。评审通过,意味着项目基准的调整,同时确保变更方案中的资源需求及时到位。项目基准的调整,包括项目目标的确认,最终成果、工作内容和资源、进度计划的调整。需要强调的是,变更通知后,不只是包括实施项目基准的调整,更要明确项目的交付日期、成果对相关干系人的影响。如变更造成交付期的调整,应在变更确认时发布,而非在交付前公布。
(6)变更实施的监控。要监控的,除了调整过的项目基准中所涉及变更的内容外,还应当对项目的整体基准是否反映项目实施情况负责。通过监控行动,确保项目的整体实施工作是受控的。变更实施的过程监控,通常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基准的监控。管理委员会监控变更明确的主要成果、进度里程碑等,可以委托监理单位承担监控职责。
(7)变更效果的评估。变更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首要的评估依据,是项目基准。
还需结合变更的初衷来看,变更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否已达成。
评估变更方案中的技术论证、经济论证内容与实施过程的差距并推进解决。
(8)判断发生变更后的项目是否已纳入正常轨道。项目基准调整后,需要确认的是相应的资源配置和人员是否及时到位,更需多加关注。之后对项目的整体监控应按新的项目基准进行。涉及变更的项目范围及进度,在变更后的紧邻监控中,应更多地关注,当确认新的项目基准已经生效则按正常的项目实施流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