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公司需添置一台设备用于产品生产,购置成本160 000元,使用寿命3年,折旧年限也是3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期末残值10000元,与税法规定相同。该设备无需安装,但每年需发生8 000元的维护费用。现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取得设备,租期3年,每年年末需支付租金(含租赁资产的成本、成本利息)60 000元(可按年租金计算折旧抵税额),租赁手续费3 000元随同第一期租金支付,但需分期摊销并抵税,租赁期满后,公司可支付1 000元(不能抵税)以取得设备的所有权,预计公司会行使该项权利;
方案二,采用借款购买的方式,贷款年利率10%,需在3年内每年末等额偿还本息。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40%,假设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12%。
要求:
(1)编制借款分期偿还表;
(2)分别计算两种方案的税后现金流出量现值并作出采用何种方案的决策。

【正确答案】每年偿还的本息额=160 000÷(p/A,10%,3)=160 000÷2.4869=64 337.13(元)
                  借款分期偿还表
年度
贷款偿还额
利息支付额
本金偿还额
未偿还本金
0
160000
1
64.337.13
16000
48337.13
111662.87
2
64.337.13
11166.29
53170.84
58492.03
3
64.337.13

5845.10

58492.03
0

(2)每年发生的维护费用8 000元是决策无关成本,期末残值在两个方案中都能够获得,属决策无关收入,在两个方案的比较中无需考虑。
                   融资租赁现金流量
年度
年租金
手续费及期末设备购买费
折旧与摊销额
折旧与摊销抵税
税后现金流出
现值系数
税后现金流出现值
1
60000
3000
61000
24400
38600
0.8929
34465.94
2
60000
61000
24400
35600
0.7972
28380.32
3
60000
1000
61000
24400
36600
0.7118
26051.88
合计
180000
183000
73200
110800
88898.14

  注:折旧与摊销额=60 000+3000+3=61000(元)
  税后现金流出=年租金+手续费及期末设备购买费-折旧与摊销抵税
                    借款购买现金流量
年度
还款额
利息支付
折旧额
抵税额
税后现金流出
现值系数
税后现金流出现值
1
64337.13
16000
50000
26400
37937.13
0.8929
33874.06
2
64337.13
11166.29
50000
24466.52
39870.61
0.7972
31784.85
3
64337.13
5845.10
50000
22338.04
41999.09
0.7118
29894.95
合计
193011.39
33011.39
150000
73204.56
119806.83
95553.87
注:年折旧额=(160 000-10 000)÷3=50 000(元)
抵税额=(利息支付+折旧额)×40%
税后现金流出=还款额-抵税额
比较两个方案的税后现金流量现值可知,融资租赁的税后现金流量现值(88 898.14元)小于借款购买的税后现金流量现值(95 553.87元),所以应当采用融资租赁方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