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项目按照流动性大小排列,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类项目。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是企业资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非流动资产是指不能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就应当列报在流动资产部分:
①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例如存货和应收账款等。
②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例如企业购买的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债券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
③预期在自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变现的。根据这一点,诸如那些即将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或其他长期应收款等在实质上已经不再属于非流动资产,而应当列入流动资产项目。
④在自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言外之意,那些受限制的货币资金项目,例如冻结存款、专项存款等,不再属于流动资产。
如果某项资产不能满足上述四个条件之一,应被归入到非流动资产予以列示。科学划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项目,有助于评估和推动企业资金的合理分布和使用效率,并有助于人们准确评价企业流动比率等财务指标,进而作出合理决策。
(2)资产使用效率是指运用现有资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其是评价资产使用效果的一个参数。在财务方面衡量资产使用效率的主要指标就是资产周转率。因而投资者应当通过资金周转率评价这两大类型资产使用效率。
资产只有在周转运用中才能带来收益,资产周转越快,同样的时间内就能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因此,资产周转速度快,资产使用率越高,企业创造的利润越多,偿还负债本金和利息的能力越强。显然,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高于非流动资产,因此流动资产的使用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