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2×10年 | 20×9年 |
营业收入 | 125280 | 70260 |
营业成本 | 105235 | 58240 |
销售费用 | 3250 | 3810 |
管理费用 | 4260 | 3630 |
财务费用 | 420 | 300 |
资产减值损失 | ||
其中:应收账款 | 120 | 100 |
固定资产 | 15 | 5 |
利润总额 | 11980 | 4175 |
所得税 | 2396 | 1367 |
项目 | 2×10年年初数 | 本年增加 | 本年减少 | 2×10年年末数 |
应收账款原值 | 11260 | 80720 | 30660 | 61320 |
坏账准备 | 1120 | 120 | 1340 | |
在建工程——生产线 | 0 | 962 | 962 | 0 |
其中:利息资本化 | 0 | 180 | 180 | 0 |
固定资产原值 | ||||
房屋建筑物 | 4461 | 150 | 0 | 4611 |
机器及其他设备 | 5589 | 6180 | 177 | 11592 |
合计 | 10050 | 6330 | 177 | 16203 |
累计折旧 | ||||
房屋建筑物 | 2031 | 140 | 0 | 2171 |
机器及其他设备 | 3007 | 516 | 267 | 3256 |
合计 | 5038 | 656 | 267 | 5427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0 | 15 | 0 | 0 |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5012 | 10776 |
事项序号 | 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是/否) | 理由 | 重大错报风险属于财务报表层次还是认定层次(财务报表层次/认定层次) | 财务报表项目及相关认定 |
(1) | 是 | 甲公司的财务总监离职,由负责销售业务的张总兼任。张总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可能无法胜任主管会计作 | 财务报表层次 | |
(2) | 是 | 负责销售业务的张总9月开始兼任财务总监,且第四季度销售收入占全年收入的40%,存在高估收入的风险;资料二中,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78%,增长幅度较大,存在高估收入的风险; 在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累计约6.8%)及人工成本增加(1%)的情况下,本年毛利率只比上年下降了不到(17%-16%)1个百分点,可能存在为实现毛利目标而人为少计营业成本的风险 | 认定层次 | 营业成本/完整性 营业收入/发生应 收账款/存在 |
(3) | 是 | 应收账款比上年增加了4倍,而本年计提的坏账准备仅比上年增加了(120-100)20万元; 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达到了104天,远高于原定的信用期;APX公司欠款占应收账款的60%,出现坏账的可能性很大,坏账准备可能计提不足 | 认定层次 | 应收账款/计价和分摊 资产减值损失/完整性 |
(4) | 是 | 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的生产线在2×10年底被淘汰,存在减值或停用的可能,但甲公司未做账务处理;房屋建筑物估计折旧应为115万元[(4461+150+4611)÷2]×2.5%,可能存在多计提折旧的风险 | 认定层次 |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计价和分摊 营业成本/发生、准确性 资产减值损失/完整性 |
(5) | 是 | 2×10年长期借款利息为300万元,本期应当资本化250万元,但资本化的金额是180万元,本期利息增加120万元,可能存在将资本化的利息计入到了财务费用。也有可能漏记借款的问题 | 认定层次 | 在建工程/计价和分摊 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完整性 |
(6) | 是 | 所得税与利润比为20%,远低于33%所得税税率,可能存在多计收入或少计成本和所得税的可能 | 认定层次 | 营业收入/发生 营业成本/完整性 所得税费用/完整性 |
资料三所列实质性程序序号 | 实质性程序是否直接有效(是/否) | 与资料一的第几个事项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直接相关 | 理由 |
(1) | 是 | (2) | 从营业收入记账凭证入手追查到相关原始凭证,可以识别多记营业收入的情况 |
(2) | 否 | ||
(3) | 是 | (2) | 通过毛利率差异分析和具体比较,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识别多计收入或人为调节营业成本而导致的错报 |
(4) | 是 | (3) | 通过期后事项证实已提取的坏账准备是否恰当 |
(5) | 否 | — | — |
(6) | 是 | (4) | 通过对原生产线的查看,确定其是否停用或处置,以确定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
(7) | 否 | — | — |
(8) | 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