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给定资料:
2015年8月24日早上6点半,在焦桐高速泌阳县春水镇段,一辆大货车发生倾翻,20吨苹果散落在地。很快,当地村民一拨一拨地赶到现场,然而这些村民并不是来帮忙的,而是来哄抢苹果的。车主和记者多次极力劝阻,但是没有明显效果,村民们只是暂时住手,接警赶来的民警只好采取强制措施。
8月25日中午,山东荣乌高速滨州沾化区段,一辆禽类运输车辆倾翻,车上装有的数万只小鸡散落在路上和高速护坡上,大多还存活,附近村民闻讯,纷纷跑上来抓小鸡,不少人开着三轮车,成车装回小鸡。
“中国式哄抢”已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至今,仅媒体报道的哄抢事件就达30多起。
请结合给定资料,分析“中国式哄抢”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并给出解决对策。(字数:不少于500字)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中国式哄抢”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公众素质不高、执法部门执法困难和当地经济落后。
首先,部分公众的素质不高。当前,我国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不到位,导致部分公民道德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在利益引诱下,存在“法不责众”的心理,贪图小利哄抢车祸物资。
其次,执法部门执法困难。由于哄抢行为多是当地群众所为,人员成分复杂,行为没有规律可言,一旦得手便做“鸟兽散”,很难找到哄抢事件的所有参与人员逐一依法处罚。
最后,当地经济落后。哄抢地区大多是相对贫困的地区,由于当地经济不发达,民众趋利心理严重,一旦车辆出现事故,当地部分群众会为了获取利益而参加哄抢。
针对“中国式哄抢”行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加强公民素质建设。一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站等媒体大力倡导民众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如:宣传民众主动帮助事故当事人的正面事迹,发动人们共同抵制“中国式哄抢”行为。二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通过各种媒体和法律下乡等活动向当地民众宣传法制知识,以此提高民众法律素养。
其次,提高交警和路政部门车祸哄抢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一是组织人员进行模拟应急演练,要明确分工,强化对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接警后,就近的交警或路政工作人员应该迅速赶到事故现场维护秩序,制止哄抢行为,对哄抢行为拍照存档并追究相关责任。
最后,加大对公路周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当地政府部门应该结合当地特色,实施精准扶贫;充分利用公路这一地理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从根源上减少哄抢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