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比较成熟,生产工人操作技术比较熟练,管理水平较高,公司实行标准成本制度,定期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甲公司本月实际生产该产品6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150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28元/千克;实际耗用工时为31000小时,实际直接人工工资总额为651000元,变动制造费用为837000元。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5000×(28-30)=-30000(元)直接材料数量差异=(15000-6000×2)×30=90000(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30000+90000=60000(元)【知识点】标准成本法

2.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651000/31000-20)×31000=31000(元)直接人工效率差异=(31000-6000×5)×20=2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差异=31000+20000=51000(元)【知识点】标准成本法

3.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837000/31000-25)×31000=62000(元)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1000-6000×5)×25=25000(元)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62000+25000=87000(元)【知识点】标准成本法

4.(1)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应由采购部门对其作出说明,如供应商价格变动、未按经济订货批量订货、不必要的快速运输方式、紧急订货等。材料数量差异是在耗用过程中形成的,应该由生产部门负责,如操作失误造成废品废料增加、操作技术改进等,反映了生产部门的业绩的控制标准。

2)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由加班或使用临时工、出勤率变化、工资率调整等原因形成,一般来说应该由劳动人事部门负责。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由工作环境、工人经验、劳动情绪、作业计划等原因形成,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

3)生产部门有责任将变动性制造费用控制在弹性预算限额之内,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一般应该由生产部门负责。实际工时脱离了标准造成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其原因与人工效率差异相同,一般应该由生产部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