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脱贫攻坚是历史给出的时代考题,广大青年成为解答时代考题的生力军。

乡村网红青年小甘搭乘“短视频十电商”的快车,开辟山区农产品销售新渠道,2018年,其团队共推介销售农副产品400多万公斤,产值超过2300万元,实现了和大山里的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的理想。

青年教师胡博士,“一门心思帮助村民脱贫”,运用大数据,精准解决农村贫困户就业和培训难题。他与当地的就业部门合作,打造智能就业平台,实现劳动力与岗位智能化匹配,3年推荐就业岗位超12万次;开发培训人员智能化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为贫困户提供订单式岗位培训。

青年学子小锋休学创业,投身高效晶硅太阳能材料的批量制造,致力于光伏扶贫。他使用公司自产太阳能电池板,帮助居民在自家屋顶建光伏电站,将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能,居民从售电款中获得分红,目前已有陕西、河北、广西等地千户居民成功脱贫。

立志“帮老百姓脱贫”的海归青年小静辞掉北京的工作,返回“中国山楂之乡”创业。她组建山楂研发团队,用科技提升山楂的附加值,促进山楂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吸纳1400余户贫困户入股、建立扶贫工厂、带动就业等,帮助当地农民增收。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代青年正用青春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扶贫故事,涓涓细流正汇聚成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

问答题

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四位青年为什么能够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出贡献。

【正确答案】

创新意识要求人们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注意研究新情况, 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 开拓新境界。 关注脱贫攻坚的社会需要,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 开拓农产品产销新模式, 运用新技术开发闲置资源, 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智能就业与培训平台, 为脱贫攻坚作出贡献。

【答案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综合考查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的 相关知识, 前两问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问需要考生打开思路, 鼓励创新思维。

解答本题首先需要考生明确答题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根据所学知识, 创新意识要求人们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注意研究新情况, 善于提出新问题, 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然后根据材料的表述, 分别阐述四位青年的做法是如何运用创新意识为脱贫攻坚做出贡献即可。 材料中, 小甘搭乘“短视频+电商” 的快车, 开辟山区农产品销售新渠道,故可以从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开拓农产品产销新模式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材料中,青年教师胡博士, 运用大数据精准解决农村贫困户就业和培训难题, 故可以从寻找新思路,打造智能就业与培训平台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材料中, 青年学子小锋投身高效晶硅太阳能材料的批量制造, 致力于光伏扶贫, 故可以从研究新情况、 提出新问题,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 青年小静组建山楂研发团队, 用科技提升山楂的附加值, 帮助当地农民增收, 故可以从运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进行分析。

问答题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扶贫故事给新时代青年担当使命的启示。

【正确答案】

理想指引人生, 奋斗成就事业。 新时代青年要志存高远, 确立为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伟大理想; 要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要脚踏实地、 锤炼本领, 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答案解析】

本题属于启示类主观分析试题。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 应从材料、 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归纳。 材料中, 小甘开辟山区农产品销售新渠道; 胡博士精准解决农村贫困户就业和培训难题; 小锋致力于光伏扶贫; 小静组建研发团队, 用科技提升山楂的附加值,助力农民增收; 考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方面, 要说明青年人应该志存高远, 树立为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 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伟大理想; 另一方面, 要说明青年人为此需要脚踏实地, 苦练本领, 自觉投身于社会实践即可。

问答题

就“青年学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两条思路。

【正确答案】

开展调查研究, 为有关部门乡村振兴决策提供咨询报告。 组建宣讲团队, 向广大农民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 发挥知识和技术优势, 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答案解析】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鼓励创造性思维。 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 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 开展调查研究, 为有关部门乡村振兴决策提供咨询报告。 组建宣讲团队, 向广大农民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 发挥知识和技术优势, 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