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27题共用题干)
男孩,2岁,因呕吐频繁、水样便3天伴发热,于10月底入院,12小时无尿,查体:T 38℃,颜面苍白,皮肤弹性极差,眼窝凹陷,心肺听诊无异常,腹稍胀,肝脾无肿大,跟腱反射未引出,四肢末梢微冷,实验室检查:血钠138mmol/L。
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无尿,血钠处于正常范围,考虑重度等渗性脱水。水样便腹泻患者(约70%)多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在秋冬交接时期最活跃,感染多集中在10月至12月,起病急,常伴发热,病初常呕吐,随后腹泻,大便频且次数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
最可能合并的电解质紊乱是
重度腹泻患者,初期由于体液大量丢失和代谢性酸中毒,钾总量减少,但血清钾多数正常。但是,随着脱水、酸中毒被纠正、排尿后钾排出增加、大便继续失钾以及输入葡萄糖合成糖原时使钾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等,血钾迅速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钾症状。
首先应该补充的液体是
患者为重度等渗性脱水,应首先补充2:1的等张含钠液,扩容。
该患儿第一天补液总量应是
重度脱水患者第一天的补液量是150~180ml/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