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甲有一块质地优良的绿松石,交给好友乙保管。一日,丙到乙家,乙拿出炫耀并声称为自己所有,丙表达了喜爱之情,表示想要以市价购买。乙一时犹豫不决。丙说,如果乙不将此石卖给丙,将公开乙的隐私。于是,乙以市价将绿松石卖给了丙。交付后,甲发现了此事,主张丙返还。丙则主张自己是善意取得。根据本案,回答下列问题。
多选题 关于乙丙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卖人因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据此,买卖合同即便在无权处分的情形下,依然是有效的,故A正确,而B错误。在乙丙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丙存在胁迫导致乙在进行无权处分时,意思表示不真实,因此,乙有撤销合同的权利。《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第21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受让人主张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取得所有权的,不予支持:(一)转让合同因违反合同法第五十二奈规定被认定无效;(二)转让合同因受让人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等法定事由被撤销。”本题中,正是存在受让人丙胁迫的情形,据此,如果被胁迫的乙撤销了合同,则丙不能主张善意取得,反之,如果不撤销,则可以构成善意取得。由于C项完全否定受让人取得所有权的可能,故错误。本题中,即使乙不行使撤销权,由于乙是无权处分,在没有得到原权利人甲追认的情况下,丙由于不知情又支付了合理对价,因此,依据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可以构成善意取得。在我国民法中,善意取得是原始取得,故D错误。
多选题 如果乙丙达成买卖后,约定三日后丙到乙处付钱同时取走绿松石,但是第二日,丙从甲的朋友丁处获悉乙所占有绿松石为甲所有。此种情形下,关于丙,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解析] 由于在乙丙在订立合同时,丙胁迫了乙,故乙有撤销合同的权利。《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第21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受让人主张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取得所有权的,不予支持:(一)转让合同因违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被认定无效;(二)转让合同因受让人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等法定事由被撤销。”据此,如果乙选择撤销合同的情形下,丙是不可能构成善意取得的。丙在订立合同是固然为善意,但是,丙在交付之前已经知悉该石为甲所有,《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第18条第1款规定,“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一项所称的‘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指依法完成不动产物权转移登记或者动产交付之时。”据此,丙不再为善意第三人,即使在乙不撤销合同的情形下,丙也不能构成善意取得。故BC正确而AD错误。
多选题 关于甲乙丙在本案中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解析] 甲作为权利人可以追认乙的无权处分行为。一旦追认,则乙将不再是无权处分而是有权处分,若被胁迫的乙不撤销合同,则丙是基于原权利人的意志而获得该石的所有权,故为继受取得,故A正确。若甲没有追认,对于乙的无权处分行为,甲可以主张违约,同时乙的行为也构成了对于甲所有权的侵犯,故也可以主张侵权,B正确。如果乙选择了撤销合同,则合同归于无效,根据《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据此,乙丙应当相互返还,故C正确。在乙丙的合同被撤销之后,由于受让人丙有胁迫行为,故不能主张善意取得,该石的所有权依然属于甲,此时,丙的占有为无权占有,甲基于所有权可以请求丙返还原物,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