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分析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自2015年起,甲公司所属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关信息与2014年度缺乏可比性,A注册会计师认为在风险评估阶段不宜实施分析程序;

(2)对于重大错报风险较高、金额较大的账户余额与交易,A注册会计师要求项目组成员必须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3)A注册会计师认为实质性分析程序所提供的证据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证据,证明力相对较弱,只能将其作为细节测试的一种补充;

(4)为提高分析程序的有效性,A注册会计师拟提高实质性分析预期值的准确性。为此,要求项目组成员将月度资料合并为年度资料,并依据年度资料确定预期值;

(5)甲公司2015年度主要产品供不应求。与2014年相比,2015年末应收账款占存货的比例有所上升,A注册会计师认为这表明应收账款存在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上升;

(6)运用分析程序进行总体复核时,由于识别出了以前未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A注册会计师认为应当重新考虑评估的风险是否恰当,重新评价计划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以及是否有必要追加审计程序。

要求:

针对上述第(1)至(6)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情况(1)不恰当。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阶段必须实施分析程序;

情况(2)不恰当。实质性分析程序通常更适用于在一段时期内存在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金额较大的账户余额与交易未必适用于实质性分析程序;

情况(3)不恰当。实质性分析程序不仅仅是细节测试的一种补充,在某些审计领域,如果重大错报风险较低且数据之间具有稳定的预期关系,可以单独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

情况(4)不恰当。将月度资料合并为年度资料降低了数据的可分解性,数据的可分解程度越低,预期值的准确性越低;

情况(5)不恰当。产品供不应求意味着存货余额下降,进而支持了应收账款占存货比例的上升。注册会计师没有理由认为该比例的上升会导致重大错报风险;

情况(6)恰当。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