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长期持续增加,即用货币形式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不断增加。
(2)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地说,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①经济数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通过增加投入或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产出,构成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
③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
(3)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还包括结构优化、环境改善、技术不断创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资源配置趋于合理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地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则主要包括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消耗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变,技术引进型发展向技术创新型发展转变,外需拉动型发展向内需主导型发展转变,投资拉动型增长向居民消费拉动型增长转变,倾斜型发展战略向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效率优先的分配模式向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模式转变。我国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体现了我国对待效率和公平关系的演变,即由效率优先转变为效率与公平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