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闫老师是某市高级中学高中部语文教师,她对学生十分严格,不允许学生在课堂有任何违反课堂纪律的言行。如果有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者作文中有错误的话,闫老师让学生完成或者更正了作业才能回家。学校的师生经常看到闫老师不是在上课,就是在批改作业。有时候,为了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她经常查阅许多资料,对学生在生活中也照顾的无微不至。每天,闫老师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期末考试结束,该年级闫老师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比其他老师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平均高出4分。所有这一切,校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认为,闫老师抓教育管理有办法,是一位称职的好老师。在全校大会上,校长表扬了闫老师,称闫老师是一位有责任心的好老师,希望全校教师都向闫老师学习。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如何看待教师的特点?(2)闫教师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吗?为什么?(3)教师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1)在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如何看待教师的特点?教师是学校教育质量、教学质因素,因而教师管理就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方面。加强教师管理的目的是在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完成学校教育的任务。教师的特点主要有劳动特点和心理特点。劳动特点;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崇高的社会劳动,也是一项艰苦的社会劳动,是一种以个体的劳动方式为主体的社会劳动,更是一项长期性的社会劳动。心理特点;教师具备各种心理特征,分别为责任心、自尊心和自制心。(2)闫教师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吗?为什么?案例中闫老师对学生辅导是有责任心的表现。教育家赞可夫说,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经历、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教师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寓于对学生的爱之中,充当学生的良师益友。这种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精神,是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的表现,也是教好学生、培养学生成才的责任心。(3)教师管理的原则是什么?教师管理的原则如下;第一,选贤任能原则。是指教师管理工作中,根据德才兼备的教师管理的标准来选拔和任用教师。第二,合理结构原则。是指在教师管理工作中,从整体效益出发,合理选择和配备教学人员,既要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作用,又要提高教师管理的整体效益。第三,教育激励原则。是指在教师管理工作中以教师为中心,充分发挥管理的教育作用,正确采用各种激励机制,在管理中促进教师思想觉悟的提高。第四,绩效原则。是指在教师管理工作中重视教师管理的工作成果和工作效率,并且对学校实际贡献的大小作为衡量、评价和奖惩教师的标准。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