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熊之痛?人之痛?
——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有人为了经济利益“活熊取胆”,有人为了品质生活“猫狗为伴”;有人无视生命,残忍“虐猫”,有人珍爱生命,开办“宠物乐园”;有些地方为应对狂犬病大量屠狗,陷入“屠狗风波”,有些组织面对流浪动物,呼吁保护动物,赢得广泛赞誉。
面对生命,不同的人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肯定什么,否定什么,答案不言而喻。保护动物不仅能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够体现人的教养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因此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在动物的伦理权利层面,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和人都享有平等的伦理权利。在物种层面,每一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其地位,每一物种都是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起着相互平衡的作用,物种之间是平等的,人类没有权利决定一个物种的存亡。在澳大利亚,没有天敌的兔子肆意啃食草原引发生态危机后,各国注意到了物种多样性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各国开始采取有效措施维持物种的平衡,各种动物保护区开始建立起来。在物种个体层面,个体的牺牲往往构成了物种生存和繁衍下去的基本前提,个体的伦理权利表现为不应遭受无谓或无度的痛苦。“鱼炸熟了,嘴还在动”“活吃猴脑”“活熊取胆”等引起人们的关注,说明基本的动物伦理观念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发展动物福利产业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让人类更好的生存发展。保护动物,能够维持生态平衡,维护物种、基因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证我们有安定的生活环境。发展动物福利产业的经济利益也是现实可见的,一方面能为消费者带来高质量的食品,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使出口的动物产品与国际接轨,消除贸易壁垒。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党和政府理性思考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因此,发展动物福利产业,人们能够从中得到切实的利益,国家和社会也能获得长远的、可持续的利益。
为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动物福利产业要多措并举。首先要重视动物物种伦理权利和个体权利的保护。其次要完善相应的动物保护立法,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制定中国特色的动物保护法。同时,我们应加强对民众的教育、宣传、引导,提高我国民众的动物保护意识。
对自然与生命,我们应常怀一颗仁爱与敬畏之心。只有认识到了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诸如“活熊取胆”“残忍虐猫”“疯狂屠狗”等恶性事件才会淡出我们的视线。
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