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虚假广告造成的问题与治理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广告行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不但日益被各级政府、生产经营者重视,而且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扩大影响。正因为如此,个别广告客户和广告经营单位受利益驱动,设计、制作、发布虚假违法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正当竞争,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进而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
虚假违法广告危害显著,治理虚假广告势在必行,对虚假广告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治理:
首先,加大对虚假广告监管力度。加大打击虚假广告力度是最大限度遏制虚假广告滋生蔓延的重要手段,只有使虚假广告产生的违法所得不足以抵消违法成本,增大违法风险,才能使虚假广告主体权衡得失,主动放弃做得不偿失的虚假广告。一方面要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执法管理;同时配备足够的执法人员对其教育培训,建立一支高效、廉洁、自律的专业性执法队伍;并且需筹集足够的资金,保证必要从事广告活动监管的费用开支。另一方面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要在监管过程中,严格执行市场主体的资格审查;在实施处罚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以罚代管、经罚代刑,对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尤其对广告主必须进行高额处罚,促使他们得不偿失,无力重操旧业,对触犯法律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一些重大案件,则采取公开处理,向社会曝光,扩大影响面,威慑不法分子,形成全社会打击虚假广告的氛围。
其次,加强法制宣传。加大有关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公众的法制观念,认识到制作虚假广告是违法行为,必须受到法律制裁,这样广告主体才会自觉履行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从事广告活动,另一方面消费者则会提高抵制虚假广告的自觉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社会上形成人人喊打、任人围攻态势,让虚假广告无生存的空间和土壤。
最后,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虽然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为主的虚假广告法律责任体制,但从有效惩治虚假广告的力度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对虚假广告规定的处罚力度不够,按照相关规定,即使做虚假广告的人或单位收到最重的处罚,他们仍然还是有利可图的,对“情节严重”的规定,由于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和尺度,实际操作时很难把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和弱化了《广告法》的威慑力;刑法对广告违法规定不完善,我国刑法规定了虚假广告的刑事责任。但这一条款对参与制作虚假广告的其他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所以,广告法律法规应该在处罚幅度上继续大幅提高,在文字表达上具体明确,刑法方面更要加大惩处虚假广告制作者和发布者的力度,将刑事责任主体扩大到参与制作虚假广告的个人和单位。这样更有利于对广告活动的监管。二是广告监管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现行的广告法律法规缺乏对以网络广告为代表的新型广告媒介进行监管的法律依据。在监管过程中很难使其规范,在执法中也没有依据和标准,因而网络广告经营者们就是利用这种空隙和漏洞,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新型媒介发布虚假违法广告,逃避法律制裁。所以,《广告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应及时填补这一空白。三是广告管理涉及宣传、广电、卫生、新闻出版、药品、教育、司法、工商等多个部门,由于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广告,管理的部门是不同的。导致了管理权限的分散,存在相互扯皮、执法不到位等现象,治理虚假广告必须要进行行政体制改革,明确执法主体,统一执法职能,改变多头执法、职能分散的局面。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治理广告市场的局面。
总之,目前虚假违法广告正在冲击着广告市场,已经发展到一个较严重的地步。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虚假广告的危害,能够充分利用法律武器,有效地打击虚假违法广告,规范广告市场和广告行为,从根本上遏制物价违法广告进一步蔓延,还我们一个公开竞争的广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