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性
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 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 而言, 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一方面, 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故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 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 称之为自由物品, 如阳光和空气。 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 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有限, 这种有限的、 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 称之为“经济物品”。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 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 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 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 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 劳动和资本品, 如机器、 技术知识等) 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 同时, 对稀缺资源的认识应从动态的观点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