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研究院是一家中央级事业单位,所属预算单位包括一家研究生院。除财政拨款收入外,该研究院无其他收入。2014年11月,该研究院财务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汇总编制了本单位及所属预算单位2015年度“二上”预算草案。此前,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研究院本级下达的预算控制限额为:基本支出12000万元,其中,人员经费5250万元、日常公用经费6750万元;项目支出7200万元,其中,戊项目(为2015年新增项目)支出1200万元。2014年该研究院发生的部分事项如下:
(1)财务处认为本单位人员经费标准偏低,在下达的基本支出预算控制限额内对支出构成比例进行了调整,在预算草案中确定研究院本级人员经费预算6000万元、日常公用经费预算6000万元。
(2)研究院甲项目在2014年10月底提前完成,形成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剩余资金300万元。财务处经进一步测算,下达的戊项目预算控制限额1200万元不足,预计完成戊项目需要经费支出1500万元,于是直接将甲项目剩余资金300万元安排用于追加到戊项目,在预算草案中确定戊项目支出预算1500万元。
(3)研究院本级网络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经费预算225万元。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列入“文化体育与传媒”类;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其他资本性支出”类。
(4)研究院本级退休费预算825万元(该单位未实行离退休经费归口管理)。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列入“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类。
(5)所属研究生院改建图书馆,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安排该项目预算525万元。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列入“科学技术”类;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基本建设支出”类。
(6)2014年,研究院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的“三险一金”预算为300万元(其中: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费预算200万元,住房公积金预算100万元)。预算草案中,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列入“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
(7)2014年1月,研究院经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将利用率不高的重点实验室(资产总价值超过800万元限额)与乙科研单位共享使用,使用期限为10年。研究院据此与乙单位签订协议,约定按照使用时间向乙单位收取使用费,每半年收取一次。6月,研究院收到乙单位支付的2014年上半年实验室使用费110万元,按照相关规定纳入一般预算管理,全部上缴中央国库。
(8)2014年7月25日,研究院根据财政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制定了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方案。该方案指出:单位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应当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并且由单位领导(单位负责人、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可以设置在内控部门或者牵头部门。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每两年进行一次。
(9)2014年5月,根据批准的办公楼扩建项目(超出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但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支出预算,研究院分管领导决定直接委托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承接该扩建工程。该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的法人代表是研究院分管领导的亲属。
(10)2014年6月,研究院经相关部门审核和审批,用一台以前年度购置的仪器设备对外进行长期投资。该仪器设备的账面价值为30万元,经评估确认的价值为35万元。研究院的会计处理为增加30万元的对外投资,并增加事业基金(投资基金)30万元,同时,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各30万元。
要求:
1.请根据国家部门预算管理规定,逐项判断上述事项(1)、(2)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说明理由。
2.请根据《2015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逐项判断上述事项(3)至(6)中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指出正确的分类科目。
3.根据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逐项判断该研究院对事项(7)至(10)的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分别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事项(1)不正确。 理由:预算单位在编制基本支出预算时,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之间不得自主调整。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基本支出预算编制原则的相关规定。中央部门在财政部下达的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额及财政拨款补助数额内,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政策、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在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各自的支出经济分类“款”级科目之间,自主调整编制本部门的基本支出预算,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财政部。在编制基本支出预算时,预算单位基本支出自主调整的范围仅限于人员经费经济分类“款”级科目之间或日常公用经费支出经济分类“款”级科目之间的必要调整,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之间不允许自主调整。
【正确答案】事项(2)不正确。 理由:在年度预算执行中,项目完成后形成的剩余资金,未经财政部批准的,不得直接在编制下年预算时安排使用。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预算编制阶段项目支出结余资金的安排使用规定。中央部门的项目支出结余资金必须在年度预算执行结束、结余资金已实际形成后,才可在编制以后年度预算时统筹使用。对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因项目已完成或终止而形成的剩余资金,未经财政部批准的,不得直接在编制下年预算时安排使用。
【正确答案】事项(3)中,支出功能分类不正确;支出经济分类不正确。 正确分类:按支出功能分类,应列入“科学技术”类; 按支出经济分类,应列入“商品和服务支出”类。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科学技术”反映用于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单位日常开支的固定资产(不包括车船等交通工具)修理和维护费用,网络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费用,以及按规定提取的修购基金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中的“维修(护)费”款。
【正确答案】事项(4)中,支出功能分类不正确;支出经济分类正确。 正确分类:按支出功能分类,应列入“科学技术”类。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未实行归口管理的事业单位离退休费和本级支出功能分类一致。 行政单位(含“参公”事业单位)的离退休费无论是否实行归口管理,都列作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而事业单位的离退休费只有实行归口管理的才能列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未实行归口管理的事业单位离退休费和本级支出功能分类一致。
【正确答案】事项(5)中,支出功能分类不正确;支出经济分类正确。 正确分类:按支出功能分类,应列入“教育”类。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相关规定。根据《2015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规定,任何部门分管的学校都属于“教育”类。这里是该研究院下属的研究生院,所以支出功能分类是“教育”类。“基本建设支出”是指发改委安排的项目(设备购买、房屋建造和大型修缮);“其他资本性支出”是指财政部门或单位自己(即非发改委)安排的项目(设备购买、房屋建造和大型修缮)。本题属于发改委安排的项目,按经济分类应列入“基本建设支出”类。
【正确答案】事项(6)中,支出功能分类不正确;支出经济分类不正确。 正确分类: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三险”预算应列入“科学技术”类;住房公积金预算应列入“住房保障支出”类。 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三险”的预算应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住房公积金预算应列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类。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相关规定。由于本题中考核的是研究院,所以三险支出功能分类与本级的功能分类一致,属于“科学技术”,住房公积金的功能分类为“住房保障支出”;三险支出经济分类是“工资福利支出”,住房公积金的支出经济分类属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类。
【正确答案】事项(7)处理不正确。 正确处理:①研究院出租规定限额以上的国有资产,应当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财政部审批。 ②中央级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5年。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关于出租国有资产的规定。《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资产单项或批量价值在80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800万元)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审批;资产单项或批量价值在800万元以下的,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并于15个工作日内将审批结果(一式三份)报财政部备案。中央级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五年。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取得的收入,应按《财政部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10]88号)规定纳入一般预算管理,全部上缴中央国库,支出通过一般预算安排,用于收入上缴部门的相关支出,专款专用。
【正确答案】事项(8)的处理不正确。 正确处理: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的相关规定。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外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理要求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重估。
【正确答案】事项(9)处理不正确。 正确处理:该扩建工程不符合采用单一来源方式进行政府采购的条件,不能由研究院直接联系确定承建商;另外,政府采购中,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因为扩建工程超出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尽管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但是仍要采用政府采购的分散采购模式,必须履行政府采购的相关程序,即各级政府及所属机构在购买执行其职能所需的货物、工程或服务时,必须以竞争性招标采购的方式进行购买,而不能由单位直接联系确定承建商。另外,根据政府采购的基本政策要求,政府采购中,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
【正确答案】事项(10)处理不正确。 正确处理:研究院应按评估价值增加35万元的长期投资,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35万元;同时,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各30万元。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包括购买价款以及税金、手续费等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取得的长期投资,按照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增加或减少时,应当相应增加或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