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收入法就是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市场加以统计,从而核算出GDP的一种方法。任何产品和服务被提供到市场上通过交易所获得的收入,必定会通过厂商分配到各种生产要素中去。例如,支付给所雇劳动力工资,支付给资源拥有者租金,支付所借资本的利息,还有利润,而利润被看成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等。收入法的具体统计项目如下:
(1)工资
其中包括工人的工资,此外还包括其他福利补助项目,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缴纳的已被扣除的所得税。
(2)净利息
和工资一样,其中包括利息收入的税收。但是在这一项目中不包括政府公债的利息,因为这种利息被当作为转移支付,故不能计入GDP。
(3)租金
其中不仅包括房主出租房屋时所获得的租金,而且还包括房屋主人自己居住的房屋的租金,该租金一般按市场正常房租计价。把这一项计入GDP的意义有两方面:一是正确地反映国民的生活水平;二是一旦当租房者把他所住的房屋购买下来时,可以不改变租金收入的数字。由于人们并不呈报上述“自己付给自己”的租金,因而这项目的数量只是估价的数字。此外,租金一项也包括租金收入应交的税收。
(4)企业间接税
这是指企业和零售商在生产过程中被征收的税,已被加在产品价格中。当产品在出售时,其价格已包括了间接税。因此,在统计生产要素的代价时,必须计入间接税。
(5)折旧费
(6)非公司企业收入
这是指西方国家中除了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组织的收入。其他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人业主制”;另一种是“合伙制”,由几个人合资经营,其经营规模比单人业主制大,其数量也不少。非公司企业在GDP中占重要地位,因而不容忽视。非公司企业收入中也包括所得税。
(7)利润
这是指纳税前的公司利润。它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股息(分给股票持有者的红利)、公司所得税以及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净储蓄)。
在这七项收入中,前三项工资、净利息和租金,以及第六项非公司企业收入可以视为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可以分为本期用于消费的收入和不用于本期消费的收入(即储蓄)。以C表示消费,以S表示储蓄,则居民收入可以记为(C+S)。第四项企业间接税是政府收入,记为T。第五项折旧费是不用于本期消费的企业收入,也可以归人储蓄S。第七项利润中的公司所得税是政府收入,记为T;公司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收入,记为S;股息是居民收入,它将分流为消费C和储蓄S。
可见,从收入方面核算GDP,GDP等于居民收入加企业收入加政府收入,也等于消费加储蓄和税收,即GDP=C+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