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白马非马

【正确答案】

( 1 ) “ 白马非马 ” 中的 “ 白马 ” 和 “ 马 ” 都是概念词。 这里的 “ 马 ” 与 “ 白马 ” 的内涵是不同的, “ 马 ” 只含有形体的规定性, 而 “ 白马 ” 又包含了颜色 ( 白 )的规定性, 所以 “ 马 ”“ 白马 ” 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表达两个固定的、 确定的共相。
( 2 ) 他进而从概念的外延上加以论证: “ 马 ” 的外延广, 可以包括白、 黄、 黑马, 而 “ 白马 ” 的外延狭, 不能包括黄、 黑马。 这就区分了种属概念的差异。
( 3 ) 马本来是有颜色的, 因此才有白马。 所谓 “ 白马 ” 的概念, 是马与白的结合。
( 4 ) 公孙龙并不否定马是具有颜色的, 之所以强调 “ 白马非马 ” , 是说 “ 白马 ” 是 “ 有去取于色 ”( 即有确定的白色 ) 的, 而 “ 马 ” 是不取其确定的颜色的。
( 5 ) 他并没有把 “ 白马 ” 与 “ 马 ” 的内涵完全对立起来, 而且肯定了 “ 白马 ” 与 “ 马 ” 是同属 “ 马 ” 类中的一色 ( 白色 ) 与各色 ( 任一色 ) 、 小类与大类的种属包含关系。
( 6 ) “ 非 ” 字, 只是表示 “ 有异 ” , 不表示 “ 全异 ” 。 公孙龙提出这一命题, 从外延与内涵两方面论证了一般与特殊、 属名与种名所指对象 ( 范围 ) 和属性( 内容 ) 是不相等的。 这就肯定了不同概念的确定性和不矛盾性。 他承认了 “ 白马非 ( 异于 ) 马 ” , 又承认了 “ 白马是 ( 属于 ) 马 ” , 表达了关于个别与一般的辩证洞识。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