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20×5年1月1日,甲公司以60 000万元购买乙公司30%的股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300万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为180 000万元,其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如下表所示,除下列项目外,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同,并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B}}乙公司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表{{/B}}
20×5年1月1日 单位:万元
项 目
账面原价
(或成本)
累计折旧
(或摊销)
账面净值或
摊余成本
公允
价值
原预计使
用年限(年)
尚可使
用年限(年)
 存货
24000
26000
 固定资产
80000
20000
60000
90000
20
15
 专利权
1000
200
800
1200
10
8
 专有技术
2000
500
1500
1800
8
6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乙公司的存货于20×5年度全部对外出售。
  (2)乙公司于20×5年4月1日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 000万元。
  乙公司20×5年度和20×6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0 000万元和10 000万元。乙公司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同,也不存在纳税调整事项。
  (3)20×7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65 000万元的价格购买乙公司30%的股权,并以当日支付款项,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350万元,由此持有乙公司60%的股权,当日即能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假定甲公司合并乙公司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00 000万元。20×7年1月1日,甲、乙公司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示:
                                {{B}} 资 产 负 债 表{{/B}}
                                   20×7年1月1日      单位:万元
资  产
甲公司
乙公司
负债和股东权益
甲公司
乙公司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9000
5000
 短期借款
10000
8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7000
10000
 应付账款
5000
3000
 应收账款
13500
9000
 应交税费
9000
600
 存货
40000
34000
 应付利息
8000
2000
 流动资产合计
69500
58000
 流动负债合计
23900
13600
 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资产:
 长期借款
30000
5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500
22000
 应付债券
1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2500
7000
 预计负债
1200
800
 长期股权投资
170000
18000
 非流动负债合计
31200
15800
 固定资产
90000
52000
 负债合计
55100
29400
 无形资产
8000
28000
 股东权益:
 非流动资产合计
274000
127000
 股本
200000
100000
 资本公积
30000
25000
 盈余公积
6800
4000
 未分配利润
51600
26600
 股东权益合计
288400
155600
 资产总计
343500
185000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
343500
185000

  20×7年1月1日,乙公司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如下表所示,除下列各项外,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同。
                       {{B}}乙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表   金额单位:万元{{/B}}
项 目
账面原价
(或成本)
累计折旧
(或摊销)
账面净值或
摊余成本
公允
价值
原预计使
用年限(年)
尚可使
用年限(年)
 固定资产
80000
28000
52000
86000
20
16
 专利权
1000
400
600
1200
10
6
 专有技术
2000
1000
1000
1200
8
4
 商标权
5000
1000
4000
5000
10
8
 未入账的无形
8600
10
 合 计
88000
30400
57600
102000

  (4)其他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①甲公司于20×5年11月销售给乙公司产品一批,销售价格为3 000万元,销售成本为2 250万元,增值税额为510万元。该项应收账款于20×5年12月31日尚未收到,甲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了180万元的坏账准备;20×6年乙公司偿还了50%的货款,其余款项至20×6年12月31日尚未收回,甲公司年末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余额为 300万元。
  20×6年12月31日,乙公司从甲公司购入的产品已全部对外销售。
  ②20×7年度,甲公司销售给乙公司一批产品,销售价格为5 000万元,增值税额为 850万元,销售成本为3 500万元。于20×7年12月31日,该销售价款以及20×5销售产品尚未收回的价款均未收回,甲公司对应收乙公司账款在当年度计提坏账准备1 500万元。
  20×7年12月31日,乙公司从甲公司购入的产品对外销售了40%。
  ③乙公司20×7年度实现净利润9 000万元。
  (5)假定:①甲、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年度均相同;②除应收账款外均未计提减值(或跌价)准备;③甲、乙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④除上述各交易外,甲、乙公司无发生其他交易,也无其他股东权益变动;⑤20×5年1月1日至 2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均为实现的净利润的影响;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或摊销额均直接计入当期损益;⑦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
  要求:(1)计算甲公司20×5年度和20×6年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并编制与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20×6年12月31日对乙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
  (3)计算甲公司购买乙公司产生的合并商誉;
  (4)编制甲公司购买日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合并抵消分录,并编制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填入下表)。
                               {{B}}合并资产负债表{{/B}}    20×7年1月1日  单位:万元
资  产
合并年初数
负债和股东权益
合并年初数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付账款
 应收账款  应交税费
 存货  应付利息
 流动资产合计  流动负债合计
 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资产:  长期借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应付债券
 持有至到期投资  预计负债
 长期股权投资  非流动负债合计
 固定资产  负债合计
 无形资产  股东权益:
 商誉  股本
非流动资产合计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少数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合计
 资产总计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
(5)编制20×7年度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合并抵消分录。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计算甲公司20×5年度和20×6年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并编制与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
①20×5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 000-[2 000+(90 000/15-80 000/20) +(1 200/8 -1 000/10)+(1 800/6-2 000/8)}×30%=[10 000-(2 000+2 000+50+50)]× 30%=5 900×30%=1 770(万元)
②20×6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10 000- [(90 000/15-80 000/20) +(1 200/8 -1 000/10)+(1 800/6-2 000/8)]}× 30%=[10 000-(2 000+50+50)]×30% =7 900×30%=2 370(万元)
③20×5年度:
购买股权: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 60 300
贷:银行存款 60 300
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 600
借:银行存款 600
贷:应收股利 600
确认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1 770
贷:投资收益 1 770
④20×6年度:
确认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2 370
贷:投资收益 2 370
(2)计算20×6年12月31日对乙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
20×6年12月31日对乙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60 000+300-600+1 770+2 370 =63 840(万元)
(3)计算合并商誉:
第一次取得30%股权时的商誉=60 300-600-(180 000×30%) =59 700-54 000 =5 700(万元)
购买日取得另外30%股权时的商誉=(65 000+350) -200 000×30%=5 350(万元)
合并商誉=5 700+5 350=11 050(万元)
(4)编制合并抵消分录,并编制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
①抵消内部产生应收应付账款及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应付账款 1 755
贷:应收账款 1 755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30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00
②抵消相关权益项目:
借:固定资产 34 000
无形资产 10 400
商誉 11 050
股本 100 000
资本公积 25 000
盈余公积 4 0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26 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0 300-600+65 350)125 050
少数股东权益 80 000
盈余公积 [(200 000-180 000) ×30%×10%]6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200 000-180 000) ×30%×90%]5 400
③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
{{B}}合并资产负债表{{/B}}
20×7年1月1日 单位:万元
资  产
合并年初数
负债和股东权益
合并年初数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14000
 短期借款
18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17000
 应付账款
6245
 应收账款
21045
 应交税费
1500
 存货
74000
 应付利息
10000
 流动资产合计
126045
 流动负债合计
35745
 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资产:
 长期借款
35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5500
 应付债券
1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9500
 预计负债
2000
 长期股权投资
58810
 非流动负债合计
47000
 固定资产
176000
 负债合计
82745
 无形资产
46400
 股东权益:
 商誉
11050
 股本
200000
非流动资产合计
327260
 资本公积
30000
 盈余公积
6986
 未分配利润
53574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290560
 少数股东权益
80000
 股东权益合计
370560
 资产总计
453305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
453305
注:
①合并未分配利润=51 600+5 400+300-(4 140×90%)=53 574(万元)
②合并盈余公积=6 800+600-414=6 986(万元)
③合并长期股权投资=170 000-1 770-2 370-125 050+18 000=58 810(万元)
④合并固定资产=9 000+86 000=176000(万元)
⑤合并无形资产=8 000+(28 000-600-1 000-4 000) +(1 200+1 200+5 000+8 670)= 46 400(万元)
(5)编制20×7年度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抵消分录:
①抵消内部往来及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应付账款 (5 850+1 755)7 605
贷:应收账款 7 605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 8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 500
未分配利润——年初 300
②抵消销售产品收入、成本及存货上的利润:
借:营业收入 5 000
贷:存货 900
营业成本 4 100
③调整公允价值变动对折旧、摊销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差额=86 000/16-80 000/20=5 375-4 000=1 375(万元)
专利权摊销差额=1 200/6-1 000/10=100(万元)
专有技术摊销差额=1 200/4-2 000/8=300-250=50(万元)
商标权摊销差额=5 000/8-5 000/10=625-500=125(万元)
未入账无形资产摊销额=8 600/10=860(万元)
累计折旧和摊销调整数=1 375+100+50+125+860=2 510(万元)
借:管理费用 2 51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 375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1 135
④计算乙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计算的净利润并确认投资收益:
调整后净利润=9 000-2 510=6 490(万元)
甲公司应享有的净利润=6 490×60%=3 894(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3 894
贷:投资收益 3 894
⑤抵消相关权益项目:
乙公司至20×7年12月31日止按公允价值计算的净资产=200 000+6 490=206 490 (万元)
借:固定资产 34 000
无形资产 10 400
商誉 11 050
股本 100 000
资本公积 25 000
盈余公积 (4 000+649)4 649
未分配利润——年末 (26 600+5 841)32 441
贷:长期股权投资 (60 300-600+65 350+3 894)128 944
少数股东权益 (80 000+6 490×40%=80 000+2 596)82 596
盈余公积 [(200 000-180 000)×30%×10%]6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200 000-180 000)×30%×90%)5 400
借:投资收益 3 894
少数股东损益 2 596
贷:提取盈余公积 649
未分配利润——年末 5 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