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题   在英格兰巨石镇,一根14米高的石柱顶端,架着一块40吨重的巨石。在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远古时代,人们是如何把如此重的巨石搬到石柱上的呢?考古学家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当时人们采取的是土屯法,即在石柱的一侧垒土,使“地面”高至与石柱顶部齐平,并与地面形成一个斜坡,人们便是沿着这个斜坡,用滚轮与撬棍把巨石推到石柱的顶端的。
    有时候,对于高远的人生目标,当我们无法直接实现时,不妨给目标一个斜坡,给目标一个缓冲的坡度、缓冲的时间、缓冲的距离。在这个缓冲的过程中,不断在脚下“垒土”,打牢我们事业的基础,垫高我们的能力和水平,直至抵达我们目标的高度。给目标一个斜坡,看似走了弯路,实则是我们抵达成功的一条智慧而有效的捷径。
    阅读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论述性文章。
 
【正确答案】[范文] 给目标一个斜坡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立竿见影”的速效,妄想一蹴而就;而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等具有缓冲精神的做法,却日益减少。所谓“欲速则不达”,在日渐浮躁逐利的环境中,我们更要学会缓冲,去寻找原始的本真,以赢得最终的成功。 学会缓冲,助力自我价值实现。缓冲是一种睿智的视角转换,给目标一个斜坡,也给自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屠呦呦不慕浮华,光阴流转,岁月却不曾辜负她的专注和付出。面对研究困境她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放缓脚步,心无旁骛。她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数十年如一日,终于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缓冲,是一种智慧,也是勇气。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时代浮躁不安,人人争分夺秒,追逐名利,如果选择缓冲,就意味着逆流而行。然而学会缓冲,放缓步调,则能更好地沉静思考,去提升自己,沉淀自己,让人生绽放光华。同时,在提升自己的基础上也要心怀家国,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为时代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价值。 学会缓冲,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如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若企业缺少缓冲意识,一味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最终难免被淘汰。“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百年来,同仁堂和胡庆余堂的发展历程就表明,企业要想在时代发展中“幸存”,就必须对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对消费者认真负责。只有如此才能历经大浪淘沙,而屹立不倒;历经人事变迁,而终受人民好评。缓冲意识使企业拥有长远眼光,慢下来、做好产品,才是发展的根本。企业的发展不应只是为了利润,更应为推动时代进步和创造社会价值而努力。 学会缓冲,让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使企业拥有良性的发展视角,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因此,当我们无法直接实现目标时,不妨给目标一个斜坡,在缓冲的过程中夯实基础,从而走向成功。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