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公路项目全线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桥梁设计荷载采用汽车一超20级,挂车-120。标准路基宽度25.5m,市区段路基宽度62.0m。
本工程项目推荐路线新建里程123.8km,老路改造11.6km,利用老路25.5km。
本项目所在区域除路基填料以外,基本没有其他料场,工程所需建材如石料、石灰和砂等全部靠从外地运入。六大材可以在市区直接购买。粉煤灰考虑从电厂购买。
运距较远的材料以水运为主,大船不能直接到位,可改用小吨位船将材料分散到各工点。运距较近的材料,应首选陆运。
结合全省沿江公路建设计划,拟定本项目2007年底全线建成,2008年初通车。本公路工程项目需要前期拆迁、征地工作,然后实施路基施工。
问答题 根据数据评价施工阶段的声环境影响。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等效声级LAeq(dB)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作业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安装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各施工阶段噪声监测值
                                等效声级LAeq(dB)
施工阶段 昼 间 夜 间
土石方施工阶段 100 50
打桩阶段 130 禁止
结构阶段 65 50
安装阶段 60 45
【正确答案】根据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昼间土石方阶段和打桩阶段噪声监测值超过标准值,需要重新设计和调整该两个阶段的施工情况,其他时间均符合标准。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简述隧道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正确答案】(1)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隧道施工将产生大量弃渣,占压植被,引发水土流失。隧洞弃渣与道路路基弃渣相似,只是隧洞弃渣以石质为主,在相同条件下其流失强度比公路路基土石方混合弃渣流失强度较小。另外,在隧洞洞口开挖过程中,对洞口边坡覆盖层及风化层进行剥离,构成对原地表植被的破坏,形成裸露边坡,从而引发水土流失。 (2)对地下水的影响 由工程区水文调查资料可知,松散岩类地下水为本区公路沿线主要地下水类型,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水量不大。应注意监测隧道施工中突发涌水问题,并据此采取监测和防堵涌水措施,防止因地下水大量涌出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现象的发生。 (3)对居民用水的影响分析 隧道施工可能导致少数居民饮用水困难,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对地表植被的影响分析 隧道施工对地表植被的影响表现在三方面:必然会直接破坏隧道口附近的植被;隧道弃渣会占压部分植被;隧道工程建设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影响隧道上方地表植被的生长。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施工期对水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有哪几方面?
【正确答案】(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各施工营地,其中主要是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涤产生的污水及粪便水(旱厕),主要含动植物油脂、食物残渣、洗涤剂等各种有机物。 (2)桥体施工 在桥体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泥浆废水、岩浆、废渣等,可导致水体悬浮物和浊度增加,如在施工环节不加以控制,将影响河流水质。现场砂石料水洗时,会产生大量泥浆水,如不采取治理措施,会污染地表水体,应收集沉淀后达标排放。 (3)含油污水 含油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的修理、维护过程及作业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其成分主要是润滑油、柴油、汽油等石油类物质,这类物质进入水体后会漂浮于水面,阻碍气水界面的物质交换,使水体溶解氧得不到补给,给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造成威胁。 (4)建筑材料运输与堆放 路基的填筑以及各种筑路材料的运输等,均会引起扬尘,同时施工期产生的粉尘也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尘埃会随风飘落到路侧的水体中,尤其是靠路较近的水体,将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一些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物质在其堆放处若保管不善,将会被雨水冲刷而进入水体产生水环境污染。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施工期的空气环境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1)扬尘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平整土地、铺浇路面、材料运输、装卸和搅拌等环节都有扬尘发生,其中最主要的是运输车辆道路扬尘和施工作业扬尘(混凝土搅拌、水泥装卸和加料等)。 (2)沥青烟气 公路路面施工阶段,沥青烟气主要出现在沥青裂变熬炼、搅拌和路面铺设过程中,其中以沥青熬炼过程中沥青烟气排放量最大。沥青烟气中主要有毒有害物质是THC、酚和3,4-苯并芘。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社会环境影响预测包括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1)与等级公路、乡村道路交叉干扰问题。 (2)与沿线跨越河(沟)的交叉干扰问题。 (3)征地影响。 (4)拆迁的影响。 (5)对文物古迹的影响。 (6)拟建公路与地区规划的关系及协调性分析。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