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氧气疗法的装置和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普通给氧:
   1)鼻导管或鼻塞给氧:氧流量成人1~3L/min,婴幼儿0.5~1L/min,吸入氧浓度可达30%~40%,此法只适用于血氧分压中度不降患者,鼻堵塞、张口呼吸者效果不好。
   2)开式口罩:口罩置于患者口鼻前,略加固定而不密闭。氧流量成人3~5L/min,婴幼儿2~4L/min,吸入氧浓度可达40%~60%。此法较舒适,可用于病情较重,氧分压下降较明显的患者。
   3)头罩给氧:常用于婴儿。将患儿头部放在有机玻璃或塑料头罩内,吸入氧浓度与口罩相似,但所需氧流量更大。此法吸入氧浓度较有保证,但夏季湿热时,罩内温度和湿度都会较罩外室温高,患儿感到气闷不适,而影响休息康复。
   (2)特殊给氧:
   1)控制性低流量给氧:适用于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低氧血症患者。这些患者血氧下降同时常合并通气不足,吸氧后不少患者可因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而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为此可采用控制性低流量给氧,每分钟氧流量不要超过2L,或用特制的Venturi面罩,使吸入氧浓度保持在24%~28%,此法可使患者动脉氧分压从有危害的6.7kPa(50mmHg)以下,升到较安全的8kPa(60mmHg)左右,而不至有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的危险。
   2)机械通气配合氧疗:机械通气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善通气功能与换气功能,减少呼吸功。机械通气在起主要治疗作用的同时往往可以起到纠正低氧血症的目的。若单纯机械通气不能纠正低氧血症时应配合氧疗。
   3)高压氧:在2~3个绝对大气压下于特殊加压舱内给患者供氧,主要用于一氧化碳中毒及减压病患者。
   4)氦-氧气疗法:可降低大气道涡流的阻力。改善气体的分布及通气/血流比例的失调,减少呼吸肌做功及氧耗。
   5)体外膜肺氧合疗法:即用膜式氧合器在体外进行气体交换,以代替丧失气体交换功能的肺,为组织提供氧气,暂时维持患者生命,为其他治疗措施赢得时间。常用于可逆性肺病所致的严重低氧血症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