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划分为古典、 凯恩斯、 常规三种类型?
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 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 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及调整速度的看法存在分歧, 因此不同的经济理论推导出不同的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主要有三类: 古典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1) 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 劳动力市场运行没有阻力, 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 劳动力市场得以出清, 使经济的就业总量维持充分就业状态, 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 因此, 在以价格为纵坐标、 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 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
(2) 凯恩斯的总供给理论认为, 在短期, 一些价格是刚性的, 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而调整。 由于工资和价格刚性, 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 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 表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 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基础思想是, 作为工资和价格刚性的结果, 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 由于存在失业, 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所需劳动, 因而它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认为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的。
(3)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古典的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着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极端的说法。 在现实中, 工资和价格的调整经常介于两者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 以价格为纵坐标、 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 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 这即为常规的总供给曲线。
总之, 针对总量劳动市场关于工资和价格的不同假设, 宏观经济学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总供给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