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题干中讲到鲁迅评三国时,说此书描述刘备宽厚时没有掌握好火候,反倒让人觉得刘备虚伪;描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也失了分寸,过分得让读者感觉诸葛亮近乎妖魔鬼怪。所以,事例中提到的“火候”和“分寸”属于“度”的范畴,反映了本题哲理属于量变质变原理。因此,本题应选择B。 选项A中的“事物的两重性”是指事物的优点和缺点,事例本身对刘备和诸葛亮只描述了各自的优点,并没有提及刘和诸葛二人的缺点,虚伪和妖性只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对其特长描述不当的后果,因此本题并未体现出两重性。同样,题干事例也并没有对刘备和诸葛亮二人加以否定,只说了两个人物的优点,而对作者罗贯中的描述手法和分寸只有否定,没有肯定,所以没有任何对象同时被肯定和否定,故选项C也不对;鲁迅评析《三国演义》时,没有说到这两个人物与《三国演义》整部作品之间的关联,更没有说《三国演义》虽然对这两个人物描写有所欠缺但并不影响整部作品的光辉形象,所以鲁迅的话并未对整体与部分进行对比,因此选项D也不正确。因而最终要排除选项A、C和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