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2010年12月,为加强防范全球金融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资本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将一级资本充足率提高至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高至4.5%,另设资本防护缓冲资金。中国银监会2011年4月颁布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2012年6月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5%、6%和8%。引入2.5%的留存超额资本和0~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要求,增加系统重要性银行1%附加资本的要求。出现系统性的信贷过快增长,商业银行需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分别不低于11.5%和10.5%。这一目标要求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实现。同时,提出建立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规定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
作答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实施的新监管标准对我国银行业防范风险的作用。要求概括准确,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600字。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我国实施的新监管标准在充分借鉴《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基础上,统筹考虑了我国经济周期及金融市场发展变化的趋势,科学设计资本充足率、留存超额资本、逆周期超额资本、贷款拨备率等监管标准并合理确定监管要求,体现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要求,充分反映了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单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能够提升我国银行业稳健标准和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具体作用体现在:
一是新标准明确规定了我国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同时分别规定了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这种多层次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增强了资本监管的审慎性和灵活性,确保资本充分覆盖国内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和特定风险。二是审慎界定各类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强化了对资本工具损失吸收能力的要求,合理设计各类资产风险权重。三是坚持审慎监管的同时,体现资本监管的灵活性,银行监管机构可依据资本充足率水平对银行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如建立拨贷款备率与拨备覆盖率这种双约束制度,不仅对不同银行有良好的区别监管功能,就是对同一家银行,在不同时期、不同时点,根据不良率高低可以灵活掌握拨备量值,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动态拨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