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B}}给定资料{{/B}} 1.中部某省规定,全省乡以上党政主要领导每人包一个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村子,实地帮助指导农民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村民说:“以前对那些坐着车转、隔着玻璃看的下乡干部非常反感,现在看到干部干着活淌着汗,吃着土豆喝米汤感到很亲切。”该省负责人明确要求,干部下乡驻村要力戒形式主义,要立足发展,结合实际,与农民一道确立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夯实发展基础,不能简单地给钱给物给项目。 2.南方某省组织10万多名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促发展,把脚印“印”在农户家里,也“印”在农民心坎上。中部某省从2011年9月开始,至2012年2月底,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 3.北方某市每年派500名市级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基层是社会变革体现最直接的地方,也是群众生产生活的地方,年轻干部只有到基层锻炼,才能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4.西南某市要求,市级机关干部每年至少用1周时间,县级机关干部每年至少用半个月,新提任科以上干部、新招录公务员每年至少用1个月时间,下基层、到村庄、入农户,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党政领导干部公开接访作出具体安排。 5.南方某市交管、交委、城管以及城建委等部门负责人通过电视、网络直播就承诺的交通秩序、便民自行车等问题公开接受群众评议。一个多小时的“问政直播”让局长们“如火上烤”。这档节目成了当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也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 6.东部某县组织开展“心连心,面对面”活动公开征求意见,开展城市建设咨询服务等,在公众信息网上开通“党风廉政舆情在线”、“书记信箱”等栏目,拓宽民意反映渠道,使群众的需求得到及时回应。 7.东南部某县由农村党员本人对照党章要求,根据自身特长选择具体承诺事项。具体内容因人而异,量力而行,能做到什么就承诺什么,能做到几条就承诺几条。致富能力强的党员主要在传授技术、筹措资金、扶贫济困、联系项目等方面作出承诺;流动党员主要在提供致富信息、输出剩余劳动力等方面作出承诺;女党员主要在孝敬老人、教育子女方面作出承诺;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党员主要在自律方面作出承诺。 8.西部某县以评选“最满意”和“不满意”公职人员和治理乡镇干部“走读”(即住在城市,工作在农村)为重点,把干部对群众的“知民度”和群众对干部的“知名度”作为干部提拔重用和奖惩的硬指标,促进干部作风的好转。 9.在信访工作中,东北某县结合实际,首创领导干部包案“驻村夜访”这一工作载体,畅通了信访渠道,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央领导同志指出,这是联系农村群众的好办法。该县要求干部克服困难,晚上主动带案入农家、驻村进行夜访,与群众面对面,说理讲法,使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10.中南部某省双龙乡干部纷纷到群众家中,倾心交谈,走访调研,体察民情,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一是建立组织,分包到户。按照“带着问题去下访”的工作要求,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每名成员分包10户群众,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二是设立问卷,征求意见。结合实际,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居住情况、生产情况、基本经济情况、家庭成员幸福指标、生态环境、群防群治、干部作风等。三是认真总结、建章立制。对走访活动所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实际,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普遍化。 1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级政府不断改进政府运行方式,通过建立政务微博,直接与群众互动。据最新数据显示,经过新浪网认证的政府机构微博已有2万家,覆盖所有省级行政区,扩展到政府机构的各个领域。 12.社科院专家表示,“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人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够赢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参阅[给定资料],为××市(或××县)代拟一份关于进一步搞好“大走访”活动的通知。(①只写标题和正文;②内容周全,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得体;③400字左右。)
【正确答案】
××市关于进一步搞好“大走访”活动的通知

全市各区、县、委、办、局机关: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工作的重要路线。我市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基层走访活动。为了进一步让领导干部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切实为人民群众办事,克服过去“坐车下乡视察”等形式主义作风,市委市政府特对本次“大走访”活动作出如下通知:
(一)活动的人员:各区、县、委、办、局的领导干部。
(二)活动的时间:市级干部至少一周,县级干部至少半个月,新提任科级以上干部、新招录公务员至少要一个月。
(三)活动的方式:各部门灵活采用入户访谈等方式切实与人民群众交流,要注意根据工作人员特长安排契合其自身特点的任务。
(四)活动的目的:广大领导干部要切实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五)评议监督:参加活动的党政负责人要公开接受群众评议,评议分作为奖惩硬指标。
“大走访”活动是领导干部了解群众、走入群众的重要活动,各部门要真正将活动落到实处,了解人民需求,真正为人民办事。
××市委办公室
××年××月××日
【答案解析】第一步:审清题意 本题是一道应用文写作题,要求“为××市(或××县)代拟一份关于进一步搞好‘大走访’活动的通知”。先看作答范围,题目要求“参阅[给定资料一]”,这就要求考生的作答全部来自“给定资料一”。再看作答条件,考生只需要写标题和正文就好,不必把其他要素写在通知中,降低了题目的难度。另外,考生要注意内容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总体字数要控制在400字左右。 第二步:提炼要点 作为一个通知,首先要写标题。标题一般都是“……关于……的通知”。这样,我们题目中的句子就可以直接拿过来用。一篇通知的拟写,在给出通知事项之前,要对活动的背景或者目的进行简单阐述,进而引出通知事项,最后加上希望和要求等。从给定资料二第一段中我们可以了解这个活动开展的背景:有些干部下乡只是“坐着车转,隔着玻璃看”,形式主义严重。 第一段的做法是乡以上主要领导每人承包一个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村子,切实走入群众;第二段是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促发展,走访的形式跟我们的题目相契合;第三段强调某市每年派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第四段强调了机关干部每年下乡的时间,要求更加具体;第五段是南方某市通过网络电视等平台接受群众评议,进行问政直播;第六段是某县举办活动,拓宽民意渠道;第七段是东南部某县根据干部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方面作出承诺;第八段是把干部对群众的了解作为干部选拔的硬指标;第九段是东北某县创新信访渠道,采取夜访等形式了解民情;第十段告诉我们几种联系群众的方法;第十一段强调政务微博的开通;第十二段是社科院专家对干部走人群众,深入群众的重要性的阐述。 第一段和第十二段可以为我们阐述背景、意义和目的提供资料支持,其他段可以给我们提供通知要点。 第三步:加工要点 将要点进行加工,按照公文结构进行编写。注意字数控制在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