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述二程的形上形下和阴阳、道器思想。
【正确答案】二程兄弟将理作为事物存在的根据,因而他们对于形上形下的解释也与此有关。大程认为: 《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曰:“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亦形而下者也,而日“道者”,惟此语截得上下最分明,元来只此是道,要在人默而识之。 也就是说,大程认为《系辞》中只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把道、器区分得最清楚,阴阳并不是道,而是形而下的器。而道才是普遍、抽象、超越具体事物的形而上者。 但是大程并不认为形上之道和形下之器的区分存在于现实中,在现实中,道器是融合为一的。形上形下,即道、器的区分只是我们思想分析事物的结果。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著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系今与后,己与人。 小程也有类似的思想。他说: 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 也就是说,尽管道不能离开阴阳,但是阴阳属于气,气只能是形而下者。作为其背后根据的道才是形而上者。如果用抽象与具体、一般与特殊的观点来看的话,形而下的器或气就属于具体特殊的事物,而形而上的道则属于抽象的一般。一般不能离开特殊而独立存在,但是特殊必须以一般为根据。 不过,在这两者中,小程更加强调作为事物根据的一般,即道。这可能与他们天理的思想有关。他们所说的理,从本体论上说,就是指宇宙中事物的本体和根 据。如果事物是然的话,道和理就是事物的所以然。小程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 的解释,表现了他对事物背后根据的理的重视。他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者,道也。也就是说,阴阳并不是道,道就是指配合阴阳变化流行的所以然的根据。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