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有八种化学药品A、B、C、D、W、X、Y、Z要装箱运输。虽然量不大,仅装1箱也装不满,但出于安全考虑,有些药品不能同装一箱。在图14-18中,符号“×”表示相应的两种药品不能同装一箱。运输这八种化学药品至少需要装{{U}} {{U}} 27 {{/U}} {{/U}}箱,实现这种最少箱数的装箱方案(不计装箱顺序)可有{{U}} {{U}} 28 {{/U}} {{/U}}个。
单选题
  • A.2
  • B.3
  • C.4
  • D.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单选题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用图来分析解答这类问题比较直观,判断与计算也不容易遗漏。用8个节点表示8种药品(为使思考更有条理,8个节点按字母顺序排列),允许同装一箱的两个节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如图14-19所示。 从图14-19看出,不可能将4种药品同装一箱(因为不存在4个节点互相都连接的情况),最多一箱只能装3种药品(因为存在多个由3个节点互相连接成的三角形),8种药品至少需要3箱,而且必然是分别装3、3、2种药品(不计装箱顺序)。 允许3种药品同装一箱的实现方法有6种(有6个三角形):ABW、ABY、BCW、CWZ、CXZ、DXZ。以字母顺序排列检查,不容易遗漏。适当选择其中不发生交叉情况的两箱,就能组成6种药品装2箱的方法。剩余的两种药品是否同装一箱就很容易判断了。这样就形成了6种装箱方案:ABW、CXZ、D、Y;ABW、DXZ、C、Y;ABY、CWZ、DX:ABY、CXZ、DW;ABY、DXZ、CW;BCW、DXZ、AY。其中有三种方案需装4箱,有3种方案只需要装3箱。 因此,本题的结论是至少要装3箱,最优装箱方案有3种:ABY、CWZ、DX;ABY、DXZ、CW:BCW、DXZ、AY。 [*]
单选题 设每天发生某种事件的概率P很小,如不改变这种情况,长此下去,这种事件几乎可以肯定是会发生的。对上述说法,适当的数学描述是:设0<p<1,则{{U}} {{U}} {{/U}} {{/U}}。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用文字描述的定量问题有时也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这种表述能力对于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常常是有益的,不但可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还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以往的考试中,很少涉及考生对实际问题的描述能力,一般都是已经将实际的问题正确地描述出来,再考察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际上,描述实际的问题更困难,更重要,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定量的实际问题,就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能力是系统分析师必须有的重要能力。
设每天发生某种事件的概率保持为常数P(不发生该种事件的概率为1-P),则连续n天都不发生该种事件的概率为(1-P)n。因此,连续n天会发生该种事件的概率为1-(1-P)n。当n→∞时,该式的极限等于1。这就是说,只要每天发生这种事件的概率P保持常数且不为0,则当n充分大时,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种事故早晚是会发生的。
单选题 评估和选择最佳系统设计方案时,甲认为可以采用点值评估方法,即根据每一个价值因素的重要性,综合打分来选择最佳的方案。乙根据甲的提议,对如表14-8所示的系统A和B进行评估,那么乙认为{{U}} {{U}} {{/U}} {{/U}}。
表14-8 待评估情况表
系统A 系统B
评估因素的重要性 评估值 评估值
硬件 35% 95 75
软件 40% 70 95
供应商支持 25% 85 90
  • A.最佳方案是A
  • B.最佳方案是B
  • C.条件不足,不能得出结论
  • D.只能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做出判断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点值评估方法将根据每一个价值的重要性为其指定一个加权值(以百分数表示),然后用每个因素来评估每一个候选的信息系统方案,得到一个等级分,范围为0~100,其中0分表示候选方案根本没有达到价值因素的要求,100分表示该候选方案完全达到了价值因素的要求。将每个候选系统的各个价值因素的得分累加,总分最佳的候选方案为最佳选择。 根据题目给出的表,相对于硬件(35%)和供应商支持(25%),软件这一因素被赋予最大的权重(40%),系统A的得分是82.5,系统B的得分是86.75(更接近100),所以B是最佳方案。
单选题 某企业拟进行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有四种方式可以选择:①企业自行从头开发:②复用已有的构件来构造;③购买现成的软件产品;④承包给专业公司开发。针对这几种方式,项目经理提供了如图14-20所示的决策树,根据此图,管理者选择建设方式的最佳决策是{{U}}{{U}} {{/U}} {{/U}}。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在软件应用领域,直接获取(购买)计算机软件常常比自行开发的成本要低得多。软件工程管理者面临着做出自行开发还是购买的决策问题,而且由于存在多种可选的获取方案使得决策更加复杂。这些决策包括:从头开始构造系统;复用已有的“具有部分经验”的构件来构造系统;购买现成的开发软件,并进行修改已满足当前项目的需要;将软件开发承包给外面的开发商。
可以采用决策树分析来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题目图上路径上的数字是出现该情况的概率,树叶金额是出现该情况的成本,成本的期望值=∑(路径概率)i×(估算的路径成本)i,其中i是决策树的某条路径。经过计算可知,采用购买方式预期成本最低,因此管理者选择建设方式的最佳决策是购买现成的软件产品。
单选题 复杂系统是指{{U}} {{U}} {{/U}} {{/U}}。
  • A.通过对各子系统的了解不能对系统的性能做出完全的解释
  • B.系统由大量的子系统组成
  • C.系统的结构很复杂,难以图示
  • D.系统的功能很复杂,难以用文字描述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复杂系统的复杂之处主要在于其各子系统之间关联的复杂性。例如,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虽然骨骼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等都有清晰的结构,可以清晰地描述其性能,但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的机制却仍难以把握。
单选题 每个线性规划问题需要在有限个线性约束条件下,求解线性目标函数F何处能达到极值。有限个线性约束条件所形成的区域(可行解区域),由于其边界比较简单(逐片平直),人们常称其为单纯形区域。单纯形区域D可能有界,也可能无界,但必是凸集(该区域中任取两点,则连接这两点的线段全在该区域内),必有有限个顶点。
以下关于线性规划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U}} {{U}} {{/U}} {{/U}}。
  • A.若D有界,则F必能在D的某个项点上达到极值
  • B.若F在D中A、B点上都达到极值,则在AB线段上也都能达到极值
  • C.若D有界,则该线性规划问题一定有一个或无穷多个最优解
  • D.若D无界,则该线性规划问题没有最优解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很明显,有界区域内线性函数的值域肯定是有界的。从直观上可以理解,由于线性函数的平坦性,其极值一定会在边界上达到(许多教材上给出了严格证明)。直观的理解有助于形象地感悟某些理论研究的结论。由于单纯形区域的边界是逐片平直的,它对应的线性目标函数值域也会是逐片平直的,人们可以想象,线性函数F会在D区域的顶点处达到极值。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由于单纯形区域是凸集,只要A、B两点在区域内,则线段AB全在该区域内。由于F(A)与F(B)在线性目标函数值域上,不难看出,线段AB中的任一点C对应的F(C)就会落在F(A)与F(B)的连线上。所以选项B也是正确的。 选项C可以从选项A与B导出。线性规划问题要么无解,要么只有唯一的最优解,要么会有无穷多个最优解。因为如果有两个最优解,则这两个解的连线段上所有的解都是最优解。所以选项C也是正确的。 选项D不正确。若区域D无界,则线性规划问题可能无解,也可能有解(唯一解或无穷多个解)。 例如,线性规划问题: Min Z=X+Y s.t.X≥0,Y≥0的可行解区域是无界的,但在X=0,Y=0时有唯一的最优解(极小值)Z=0。 又例如,线性规划问题: Max Z=2X s.t.x≤4,X≥0,Y≥0的可行解区域是无界的,但在X=4,Y≥0处有无穷多个最优解(极大值)Z=8。 又例如,线性规划问题: Max Z=X+Y s.t.x≤4,x≥0,Y≥0的可行解区域是无界的,不存在最优解。 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直观、形象、宏观地看问题不仅能深刻理解问题的实质,有时还能启发新的思路,创造新的问题求解方法。 例如,用单纯形方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单纯形区域D的边界上先选一个初始顶点再通过迭代计算,沿着D的边界逐个顶点行进,直到达到最优解的那个顶点。 在企业实际应用中,一般会有大量的变量,区域D的顶点也很多,这种方法的计算量是很大的。 在直观上看,从区域D的一个顶点出发,沿D的边界前进直到最优解顶点,一般都是绕弯的。人们会想到,应该有更捷径的路,而这条路可能是从区域D内穿过去的。从区域D的一个点出发,沿什么方向走会使线性函数值F增长最快(或下降最快)呢?显然,应该沿函数F的梯度方向(或负梯度方向)前进,直到区域D的边界,会有更好的效果。据此,我们认为,可以获得比单纯形法更快的迭代求解方法。当然,单有直观思维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去寻求实际可行的求解方法。现在,也确实有人按这种思路获得了新的解法。
单选题 求解许多定量的实际问题需要先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再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关于建立并求解数学模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U}} {{U}} {{/U}} {{/U}}。
  • A.建模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往往是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理解和正确描述
  • B.建模时往往要舍去次要因素,只考虑主要因素,因此模型往往是近似的
  • C.对复杂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很难一次成功,往往要经过反复迭代,不断完善
  • D.连续模型中,模型参数的微小变化不会导致计算结果的很大变化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连续模型中,模型参数的微小变化都可能会导致计算结果的很大变化。
单选题 某公司有五个分公司依次设置在同一条铁路线的沿线A、B、C、D、E站。现在该公司希望在该铁路沿线设立一个仓库,要求该仓库离这五个站的火车行驶距离之和最小。如用数轴表示该铁路线,A、B、C、D、E各站的坐标依次为a、b、c、d、e(a<b<c<d<e),则经过数学计算,该仓库大致应设置在坐标{{U}} {{U}} {{/U}} {{/U}}处。
  • A.c
  • B.(a+b+c+d+e)/5
  • C.(a+2b+3c+2d+e)/9
  • D.(a+4b+6c+4d+e)/1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设仓库建在坐标x处,则它与5点的距离之和为: S=|x-a|+|x-b|+|x-c|+|x-d|+|x-e|=|x-a|+|x-b|+|x-c|+|d-x|+|e-x| 因为|u|+|v|≥|u+v|(当且仅当uv≥0时等号成立),所以|x-a|+|e-x|≥|e-a|=e-a(当且仅当a≤x≤e时等号成立),|x-b|+|d-x|≥|d-b|=d-b(当且仅当b≤x≤d时等号成立),|x-c|≥/0(当且仅当x=c时等号成立)。因此: S≥(e-a)+(d-b)=(c-a)+(c-b)+(c-c)+(d-c)+(e-c)(当且仅当x=c时等号成立) 因此,仓库应设在坐标c处,即C站。
单选题 某工程包括7个作业(A~G),各作业所需的时间和人数以及互相衔接的关系如图14-21所示(其中虚线表示不消耗资源的虚作业): 如果各个作业都按最早可能时间开始,那么,正确描述该工程每一天所需人数的图为{{U}} {{U}} {{/U}} {{/U}}。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前20天时,只有A作业在运行,需要5人。在第21~40天时,作业B、C、D并行运行,合计需要3+4+2=9人。在第41~50天时,作业E和F并行,需要2+2=4人。在第51~60天时,只有作业E在运行,需要2人。在第61~70天时,只有作业G在运行,需要3人。
单选题 系统分析师在收集、分析、处理数据时常会遇到零星异常数据(野点、离群点),即大大偏离其他数据值的数据。关于异常数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U}} {{U}} {{/U}} {{/U}}。
  • A.异常数据属于不良数据,应尽快找出来,修正它或删除它
  • B.处理大批数据时,其统计量中位数不易受零星异常数据的影响
  • C.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时,零星异常数据可能导致拟合结果完全失真
  • D.测量误差、输入错误、程序运行错误等都可能产生异常数据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异常数据属于不良数据,应尽快找出来,查找其原因是什么,而不是删除它。
单选题 数列X1,X2,…,Xp,…存在极限可以表述为:对任何ε>0,有N>0,使任何n,m>N,有|Xn-Xm|<ε。数列X1,X2,…,Xp,…不存在极限可以表述为{{U}}{{U}} {{/U}} {{/U}}。
  • A.对任何ε>0,有N>0,使任何n,m>N,有|Xn-Xm|≥ε
  • B.对任何ε>0,任何N>0,有n,m>N,使|Xn-Xm|≥ε
  • C.有ε>0,对任何N>0,有n,m>N,使|Xn-Xm|≥ε
  • D.有e>0,N>0,对任何n,m>N,有|Xn-Xm|≥ε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这是对一个命题求反命题的问题。命题“对任何ε>0,有N>0,使任何n,m>N,有|Xn-Xm|<ε”的反命题是“有ε>0,对任何N>0,有n,m>N,使|Xn-Xm|≥ε”。